[发明专利]无触点电位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20250.9 | 申请日: | 2007-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5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益;张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维正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C10/00 | 分类号: | H01C10/00;H01C10/50;H01C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涛 |
| 地址: | 100081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触点 电位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一体化电子元器件,尤其是一种利用光照变位测量电位变化的无触点电位器。
背景技术
电位器是电器产品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电子器件,一般是由呈条状的电阻膜或线绕电阻丝作为电阻体,中心抽头的电刷为导电金属片,与电阻体呈滑动接触连接。因为金属片与电阻体之间的摩擦会损坏电阻体,故其机械耐久性,也即使用寿命受摩擦次数的限制,达到一定次数后就会报废,对滑动频率高的电器其使用寿命很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需使用导电金属片与电阻体之间的机械滑动的问题,而提出一种无触点电位器,从而实现在调整电阻时通过外来的标识光束来接通电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触点电位器,它包括:依次并排相连设置的导电物、光敏电阻和电阻,其中,当所述光敏电阻接收标识光束照射后,在该光束照射的位置处将所述导电物与所述电阻导通。
所述光敏电阻为光敏材料膜。
所述导电物为导电金属片或者导线。
所述光敏材料膜吸收标识光束为激光、可见光、紫外光或红外光。
所述电阻、光敏电阻和导电物并排相连设置在绝缘材料衬板上。
并排相连设置在绝缘材料衬板上的所述电阻、光敏电阻和导电物还涂镀有绝缘透明复膜。
所述标识光束的长度大于光敏电阻的宽度。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触点、不摩擦电阻体,用光移动达到电刷作用的无触点电位器,从而使得该电器产品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减少其更换维修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无触点电位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无触点电位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无触点电位器受到标识光束的照射后构成的回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无触点电位器连接数据处理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无触点电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示出了一种成圆弧形的无触点电位器;而图2示出了条状无触点电位器。这两种无触点电位器结构相同,只不过设置的外形不同,但是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制无触点电位器的外形,其他形状同样可以采用。
参见图1和图2所示,该无触点电位器包括:依次并排相连设置的条状的导电物3、条状的光敏电阻1和条状的电阻2。光敏电阻1,用于接收标识光束,在该光敏电阻接收标识光束的位置其导电性能被激活,与所述导电物3相电导通;以及电阻2,与所述导电物体3在没有光照时近乎绝缘;当所述光敏电阻接收标识光束时,该光敏电阻上接收标识光束的位置A所对应的所述电阻上的位置A′通过激活导电的光敏电阻与所述导电物体实现电导通,此时,起始电位C与A之间的电阻即为所述电位器的测量电阻,此处光敏电阻1可以设置很小的电阻值,当光敏电阻1的A′位置电阻几乎为0时,起始电位C与A之间的电阻为(A′-C)这段距离的电阻;如果光敏电阻1具有一个电阻值,此时起始电位C与A之间的电阻为(A′-C)这段距离的电阻与光敏电阻1的A′位置的电阻的串联电阻。
图2为本发明无触点电位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在图中示出了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将一定宽度的条状的电阻2、条状的光敏电阻1和条状的导电物3顺次并排横向设置在绝缘材料衬板4如电路印刷板上,并且如图2所示,为了防止氧化、腐蚀,在顺次并排横向设置在绝缘材料衬板4的电阻2、光敏电阻1和导电物3的表面涂复一层致密的透明材料如透明有机玻璃等绝缘透明复膜5,既可增加抗腐能力,延长使用寿命,又可保证产品美观。
其中光敏电阻1为光敏材料膜。为了更好的进行光电导通,光敏材料膜吸收标识光束可为激光、可见光、紫外光或红外光。电阻2可以采用碳膜电阻、金属电阻膜、合金电阻膜或其他电阻膜。而导电物3为导电金属片或者导线。并且光敏电阻的宽度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而设定的,但是所述光敏电阻优选地设置成其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电阻膜的宽度和导电金属片的宽度。其中,图1和图2所示的光敏电阻宽度与电阻膜的宽度和导电金属片的宽度相等,仅用作例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维正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三维正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02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肿瘤标志物质控品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聚苯硫醚膜大容量产品的生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