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天线性能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19797.7 | 申请日: | 2007-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9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 发明(设计)人: | 崔东海;高军;郭全成;梁志科;王凌;蔡月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29/08 | 分类号: | G01R29/08;G01R2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学强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天线 性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中天线测试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测量天线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一种针对旧的天线方案改进的新的天线方案在投入使用时,为了验证新的天线方案对上下行覆盖的影响,或者为了验证新的天线方案是否起到预期作用,需要对新的天线方案和旧的天线方案进行对比测量。
测试不同的天线方案(天线方案1:M根天线+N根天线组成的智能天线阵;天线方案2:包含M根天线的智能天线阵和K根分集天线)在相同SNR(Signal to Noise Ratio,信噪比)环境下BLER(Block Error Rate,误码值)指标的优劣时,现有的测试方法一般是采用分时间测试的方法,即首先对M+K智能天线加分集天线的天线方案(天线方案2)进行指标测试,然后,手动更换天线并且将基站处理流程切换到M+N智能天线方案进行测试,分别通过TPC(TEST PC测试PC)软件中的图形分析功能抓取的物理层上行log(logger,日志),或者从用户终端测试软件读取用户终端接收下行指标进行记录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两天线方案的性能(如BLER)的优劣。
无线信号对于任何时间空间的细微变化反映非常敏感,由于上述测试是采用手工更换的方式,所以由于测试天线方案1和天线方案2的测试环境发生变化,导致测试结果一致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天线性能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保证测试环境的一致性,导致测试结果一致性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测量天线性能的方法,包括:
在相同时隙同一用户终端接入时,分别采用不同的两种天线方案进行接收;
获取该用户终端与网络交互过程的指标数据,并保存;
通过所述指标数据比较所述不同的两种天线方案的接收性能。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基站侧分别采用不同的调制方法对数据进行调制后,在不同的时隙用不同的两种天线方案同时发送;
用户终端接收不同的两种天线方案发送的数据,并将本身与网络交互过程的指标数据保存;
通过所述指标数据比较所述不同的两种天线方案的发射性能。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可控信号源采用白噪声进行干扰消除不同时隙造成的噪声差异。
本发明同时公开的另一种测量天线性能的方法,包括:
在相同时隙不同码道下,同一用户终端接入时分别采用不同的两种天线方案接收;
获取该用户终端与网络交互过程的指标数据,并保存;
通过所述指标数据比较所述不同的两种天线方案的接收性能。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基站侧分别采用不同的调制方法对数据进行调制后,在不同的时隙用不同的两种天线方案同时发送;
用户终端接收不同的两种天线方案发送的数据,并将本身与网络交互过程的指标数据保存;
通过所述指标数据比较所述不同的两种天线方案的发射性能。
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另一种测量天线性能的方法,包括:
多个用户终端在不同时隙发送相同业务数据;
采用一个用户终端对应一种天线方案的方式,分别利用不同的两种天线方案在相应时隙接收所述业务数据,获取用户终端与网络交互过程的指标数据,并保存;
通过所述指标数据比较所述不同的两种天线方案的接收性能。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用一个用户终端对应一种天线方案的方式,用户终端接收由对应天线方案在不同时隙发送过来的数据,获取本身与网络交互过程的指标数据,并保存;
通过所述指标数据比较所述不同的两种天线方案的发射性能。
优选的,用户终端包括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分别在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发送相同业务数据;
分别利用第一天线方案和第二天线方案在所述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接收业务数据,获取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与网络交互过程的指标数据,并保存;
通过所述指标数据比较所述第一天线方案和第二天线方案的接收性能。
优选的,所述第一天线方案为M根天线和N根天线组成的智能天线阵,所述第二天线方案为由M根天线组成的智能天线加上K根分集天线。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可控信号源采用白噪声进行干扰消除不同时隙造成的噪声差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97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