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载波时分双工系统业务传输信道的编码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9714.4 | 申请日: | 2007-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9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朱向前;周海军;高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黎延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波 时分 双工 系统 业务 传输 信道 编码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多载波TDD系统中HSUPA业务传输信道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位于终端侧的高速上行数据发送端设备将待发送数据分为N路,分别进行CRC添加、码块分割、信道编码、物理层HARQ功能模块的处理;
B1、将经过步骤A1处理后的N路数据依次合并为一路数据,统一进行数据加扰处理;
C1、将经过步骤B1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数据交织处理;
D1、如果采用高阶调制方式,则执行步骤E1;如果采用QPSK调制方式,则执行步骤F1;
E1、将步骤C1处理后的N路数据分别进行M元星座重排;
F1、将经过上述步骤处理后的N路数据分别进行物理信道映射,最后N路数据分别调制到N个载波上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包括16或6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1的所述数据交织的处理方式为:
将经过步骤B1处理后的数据依次分为N路,而且,每路数据的长度和步骤A1处理之后的数据长度相同;
则将所述每路数据进行单路交织后,依次合并N路数据,进行整体交织;再依次分为N路数据,而且,每路数据的长度和步骤A1处理后的数据长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1的所述数据交织的处理方式为:
将经过步骤B1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整体交织,之后,再依次分为N路数据,而且,每路数据的长度和步骤A1处理后的数据长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1的所述数据交织的处理方式为:
将经过步骤B1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整体交织,之后依次分为N路数据,而且,每路数据的长度和步骤A1处理后的数据长度相同;再对所述每路数据进行单路交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1中所述终端侧的发送端设备使用多载波发送数据时,所述终端侧的发送端设备在同一个TTI内不同载波上,分别进行调度传输或/和非调度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1后还包括:接收端设备获取所述N个载波上承载的N路数据后,采用E-UCCH和E-DCH相配合的复用方式进行译码。
8、一种多载波TDD系统中HSUPA业务传输信道的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发送端设备;所述发送端设备包括:N个CRC添加单元、N个码块分段单元、N个信道编码单元、N个物理层HARQ单元、一个数据加扰单元、一个数据交织单元、N个M元QAM星座重排单元以及N个物理信道映射单元;其中,
每一个CRC添加单元,用于发送端设备为需要发送的数据块添加CRC校验位;
每一个码块分段单元,用于发送端设备根据发送数据块的长度进行分段;
每一个信道编码单元,用于发送端设备对经分段后的数据块进行信道编码;
每一个物理层HARQ单元,用于发送端设备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速率匹配处理,通过速率匹配的打孔或者重复操作产生不同的数据比特图样,通过HARQ重传和合并实现HARQ功能;
一个数据加扰单元,用于发送端设备将匹配处理的数据进行加扰;
一个数据交织单元,用于发送端设备将加扰后的数据进行交织处理;
每一个M元QAM星座重排单元,用于发送端设备需要将重传数据的星座点的前后比特进行掉换或/和取反;
每一个物理信道映射单元,用于发送端设备将发送数据适配到不同的物理信道进行数据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971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