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动式多功能车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19041.2 | 申请日: | 2007-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7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 发明(设计)人: | 徐佳玮;徐湘官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佳玮;徐湘官 | 
| 主分类号: | B60P3/00 | 分类号: | B60P3/00;B62D3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燕秋 | 
| 地址: | 台湾省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活动 多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车体结构有关,特别是指一种活动式多功能车。
背景技术
一般箱体车的空间都受车厢大小的限制,以致使用者常感车内使用空间不足,尤其是车辆内部装配有大量设备时(例如桌子与座椅等对象),更将使得使用者的坐卧空间与活动空间被大幅缩减,相对的,可供承载随行的人数也将减少。因此便有人作出了改进以克服以上问题,如台湾公告号第197006号公布的新型专利「休闲车的车体构造」,其在车厢主体的容置室设置有二伸缩遮体,二伸缩遮体通过滑轮与滑槽在车厢主体的容置室内做伸缩拉出及隐藏的状态,使车厢主体的空间更为宽敞。
然而,当使用者想要增加车厢主体内部的坐卧空间与活动空间时,使用者必须将部份设备从车上搬移至车下,并将这些设备放置在展开的伸缩遮体下方,这样才能使车厢主体内的可利用空间变大,因此在使用上相当不便。其次,由于二伸缩遮体的下方呈开放状,因此仅可作为帐篷使用,不能将设备放置其上,所以放置在伸缩遮体底下的设备容易受到地面不平或泥泞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使用者在使用上的不舒适,另外,整个车厢主体的空间为开放式,隐蔽性很差,因此,上述车体构造还不能成为一个实用的设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动式多功能车,其利用可移动的侧室增加车厢空间,并在车厢内部设有可藏置升降台的收纳空间,由此改善习用车体结构需要搬移设备的缺点而可提供宽敞的车厢空间,以供多种用途使用,且使用上相当方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动式多功能车,其整个车厢主体的空间为封闭式,隐蔽性极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活动式多功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车厢本体,所述车厢本体具有一第一容室以及至少一与所述第一容室相通的收纳空间;至少一侧室,以可移动的方式结合于所述车厢本体一侧,并具有一第二容室与所述第一容室相通,所述侧室可在所述第一容室的内、外部之间位移;至少一升降台,设于所述车厢本体的第一容室内部,并可降下藏置于所述收纳空间。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车厢本体具有一底壁,所述收纳空间设于所述底壁;所述升降台具有一工作平台与一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工作平台与所述底壁之间,并可被控制升起或降下所述工作平台。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架为一对剪臂,各所述剪臂具有交错设置并连接于所述工作平台的二支脚;所述二支脚沿纵向相对靠近而下降至所述收纳空间,所述工作平台与所述底壁平齐,所述二支脚沿纵向相对远离而上升至所述第一容室,所述工作平台与所述底壁存在高度差。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还包含一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带动各所述剪臂的二支脚相对靠近或远离。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装置为固定于所述底壁下方的四压缸,各所述压缸具有一活塞杆;各所述支脚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工作平台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活塞杆连接。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各所述支脚的第一端具有一导轮,所述工作平台具有相对的导槽,所述导轮位于所述导槽。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车厢本体具有一相对于所述底壁的顶壁,以及分别连接所述底壁与所述顶壁二端的一前壁与一后壁;所述侧室具有一底板、一顶板与一侧板;所述底板枢设于所述车厢本体的底壁一侧,所述顶板的二端分别滑动设于所述车厢本体的前、后壁近顶壁处,所述侧板滑动设置于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且与所述底板及所述顶板共同围设形成所述侧室的第二容室。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车厢本体在所述收纳空间周围的底壁上设有多个椅座。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车厢本体的前壁设有一显示装置。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车厢本体的顶壁设有至少一置物柜。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工作平台设有至少一插座供应电子装置电源。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车厢本体的底壁铺设有一防火地毯。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侧室的底板下方设有多个可收折的脚架。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侧室的侧板设有至少一窗户。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车厢本体的后壁设有一供进出的开口。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车厢本体的底壁一侧枢设有一阶梯,所述阶梯升起封闭所述开口,降下接触地面。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凹设有多个沟槽,各所述脚架一侧设有一盖板,所述脚架位于所述沟槽内,且所述盖板与所述底板平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佳玮;徐湘官,未经徐佳玮;徐湘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90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