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支路气体采样管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8830.4 | 申请日: | 200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9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曾立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宁;关畅 |
地址: | 100871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路 气体 采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采样管,特别是关于一种多支路气体采样管。
背景技术
为了准确测量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需要将环境大气导入自动监测站并输送给各种气体分析仪器进行检测。样品在输送过程中,外界环境可能发生变化(温度、湿度等气象条件),如何使其状态保持不变,即样品气体不结露、停留时间短以及可以控制,需要设计特殊的采样总管,该采样总管同时还应该具有利用标准气体对各种环境检测仪器进行校准的功能。用传统的方法对仪器校准时,多使用三通电磁阀及TEFLON(聚四氟乙烯)管,如果同时对多台仪器进行校准,则要连入多个三通电磁阀,这样就增加了三通电磁阀对气体的吸附,并且连接方式复杂、易混乱、管路加长,管内的气体压力增大,给校准工作带来不便,同时也给测量带来误差。传统的采样总管还包括加热装置,以避免室外大气与自动监测站内的温差导致水蒸气的冷凝现象,但效果不明显,且加热温度高会破坏样品气体的组成,导致测量误差。传统的采样总管还包括引流风机,其风机的工作状况往往很不稳定,导致样品气体在采样总管内的停留时间不确定。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量误差小、标定和采样状况尽量相同,并且使校准工作更简便易行的多支路气体采样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支路气体采样管,它包括主采样管、前端采样管和管接头,所述管接头分别连接所述主采样管和前端采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采样管包括一内管和一外管,所述内管上端通过所述管接头连接所述前端采样管,所述内管下端位于所述外管内;所述外管最上端封接在所述内管外壁上,所述外管的最下端设置一阀门;所述内、外管之间的中部设置有一起将二者之间分隔成上、下两部分的封堵板;所述封堵板上方的所述外管上设置了一排气口和一热风进气口;所述封堵板下方的所述外管上设置了一引流口、一标气进口和多个样品采集口;所述引流口通过管路和一引流泵连接所述热风进气口,所述标气进口通过一截止阀连接一标气设备,所述引流口、标气进口和各样品采集口分别连接一多进口管路,所述多进口管路的出口连接所述引流泵。
所述管接头为一塑料套,所述管接头下端的内壁上设置有一与所述主采样管配合的密封圈,所述管接头的顶部设置有另一与所述前端采样管配合的密封圈,在所述管接头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与其对应,所述前端采样管的最下端设置与所述外螺纹连接的内螺纹。
在所述管接头外面设置有一穿过墙体的钢管,在所述钢管两端分别设置一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内壁一端设置一与所述钢管配合的密封圈,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一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内壁设置有一与所述主采样管配合的另一密封圈。
所述前端采样管包括至少一直管,所述直管的上端呈U形弯曲管,所述弯曲管通过一球形接点连接一伞形进气口,所述伞形进气口内设有3~4条肋筋。
所述前端采样管包括一根以上通过所述管接头连接的直管,位于上部的所述直管的上端呈U形弯曲管,所述弯曲管通过-球形接点连接一伞形进气口,所述伞形进气口内设有3~4条肋筋。
所述前端采样管和主采样管的材料为玻璃和聚四氟乙烯材料中的一种。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由于仅用一根玻璃管取代了原来的多个三通阀和多节聚四氟乙烯管,所以气路简便直观,可操作性强,容易对管路进行检查和清洗,而且造价低。2、本发明中的主采样管和前端采样管的质地材料均为玻璃,对气体的吸附极小,同时也去除了三通阀对气体吸附的影响,所以大大降低了测量误差。3、由于本发明加入热回流装置以防止了水汽在玻璃管壁和仪器传输管上的凝结,所以去除了冷凝水对样品分析的影响。4、由于本发明有多个支路口,所以可同时对多台仪器进行校准。5、本发明稳流柱的设置有利于混合气体处于稳流状态,降低校准时气体混合不均匀导致的不确定性。6、本发明在引流口连接引流泵和控制阀,可以根据采样总管的有效腔体体积和引流泵的流量算出气体在双层采样管中的保留时间,因而本发明可以通过控制阀准确控制气体在双层采样管中的保留时间在1~5秒之间。7、本发明的样品气体在整个采样管内的压力变化很小,所以近乎单台仪器直接从大气取样。8、本发明的前端采样管设置的弯曲管、球形接点、伞形进气口、以及伞形进气口内的肋筋,能对气体中的大颗粒物进行有效的阻挡,避免这些大颗粒物进入过滤器,所以可延长各检测分析仪器的过滤膜使用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前端采样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伞形进气口仰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管接头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前端采样管与主采样管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88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