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更新网络侧用户控制参数的方法及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8732.0 | 申请日: | 200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5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孙成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22 | 分类号: | H04Q7/22;H04Q7/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立明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更新 网络 用户 控制 参数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更新网络侧用户控制参数的实现方案。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移动终端等用户终端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而采用“短消息SMS”进行信息交互又是移动终端等用户终端设备用户常用的通信方式。通信运营商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推出了针对SMS的增值功能,其中短信过滤业务就是针对垃圾短信或恶意短信骚扰等推出的增值功能,可为用户提供关键字、主叫号码、接收时段(可选)等过滤服务。
目前,可以采用的过滤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一)黑名单过滤策略
用户可以将需过滤的手机号码或SP(业务提供商)代码设置到网络侧设备中的该用户的黑名单中,之后,当这些号码或代码发来消息时,则系统会根据该黑名单为用户自动过滤掉所述消息。
(二)白名单过滤策略
用户可以将不需过滤的手机号码或SP代码设置到网络侧设备中的该用户的白名单中,之后,对于接收到的主叫用户的消息,如果主叫用户的号码或代码不在用户设置的白名单中,则拒绝接收这条消息。
为了方便用户的使用和管理,网络侧允许用户对网络侧设备中的该用户的黑名单与白名单进行编辑管理(包括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为便于用户对黑名单或白名单的编辑管理,网络侧设备提供了相应的WEB(环球网)界面,以便于用户通过该WEB界面支持用户黑名单或白名单的批量导入等管理维护功能。同时,用户可以通过登录DCS(短消息业务数据中心)提供的WEB界面对短信过滤业务中的黑名单与白名单进行编辑管理。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在上针对黑名单或白名单的编辑管理处理过程中,当用户需要增加或修改某个联系人到白名单时,则需要登陆到WEB服务器上才能进行相应的增加或修改操作,而当用户临时增加新的联系人而又无法及时登陆到WEB服务器时,将无法接收新的联系人的信息,导致耽误消息的接收或通信。同样,当用户删除或修改某个联系人到黑名单时,也需要登陆到WEB服务器上才能进行删除或修改,而当用户希望临时删除联系人而又无法及时登陆到WEB服务器,则将导致无法对联系人的信息进行过滤。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更新网络侧用户控制参数的方法及设备,以便及时的更新网络侧设备中的该用户对应的过滤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更新网络侧用户控制参数的方法,包括:
网络侧过滤器获取过滤条件更新信息,所述过滤条件更新信息为根据用户终端设备用户的用户侧参数的变更信息生成;
网络侧过滤器根据获取到的所述过滤条件更新信息,更新网络侧设置的该用户终端设备用户对应的网络侧过滤条件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变更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过滤条件更新信息,所述的过滤条件更新信息为根据用户侧参数的变更信息生成;
网络侧过滤条件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变更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过滤条件更新信息更新网络侧设置的对应的网络侧过滤条件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递的方法,包括:
在用户侧参数变更后,根据用户侧参数的变更信息生成过滤条件更新信息并发送到保存有网络侧过滤条件信息信息的网络侧过滤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递的装置,包括:
用户侧参数变更单元,用于更新保存的用户侧参数;
变更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侧参数变更单元完成变更操作后,根据所述用户侧参数的变更信息生成过滤条件更新信息发送到保存有网络侧过滤条件信息信息的网络侧过滤器。
由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更新网络侧用户控制参数的方法及设备,在用户终端设备用户的用户侧参数的发生变更时,可以及时自动地更新网络侧设置的该用户终端设备用户对应的网络侧过滤条件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的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的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设备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87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面阵列滤波连接器
- 下一篇:利用超声波焊接塑料制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