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糖尿病性胆结石的中成药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8401.7 | 申请日: | 200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5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信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3/10;A61P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300北京市门***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糖尿病 胆结石 中成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性胆结石的中成药,是一种治疗糖尿病性胆结石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早在1928年及1943年Josin和Eisele证实了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更易患胆结石这一结论。有关资料提示NIDDM患者中有32.63%并发胆囊结石。1988年Bradfordg等指出糖尿病微血管病及植物神经病变与胆囊结石的发生密切相关。糖尿病肝疾患相当于中医学中“胃痛”、“腹痛”、“胁痛”等范围。
《环溪草堂医案》指出:“阻于胃络,因而胃脘胀痛,呕吐粘痰。”《素问·刺热篇》曰:“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灵枢·热病篇》云:“热病挟脐急痛,胸胁满。”这些描述与胆道疾患颇相似。本病的临床表现为:多数患者平时无症状,部分病例可表现有消化不良,饱餐或高脂饮食后更为明显。当胆石从胆囊移到胆囊管或总胆管以及壶腹部时,引起胆管平滑肌扩张和痉挛则产生胆绞痛。胆绞痛多数在饱餐后发作,疼痛在中腹或上腹,开始呈持续性钝痛,以后逐渐加剧,甚至难以忍受,患者坐立不安、打滚,疼痛向右肩放射,痛剧可出现大汗淋璃,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症。胆绞痛发作后,可出现轻度黄疸及发热。胆囊结石,一般不发生绞痛,多数于上腹部或上腹出现胀满感,胃部灼热,嗳气泛酸等消化不良症,常于进餐高脂肪食品而加重,部分病例可无任何症状。体检时右上腹压痛和叩击痛,有胆囊管阻塞,或有胆囊积液,则可扪及肿大的胆囊。中医在临床上分症型辨证治疗,取得很好效果。发明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中药制剂,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传统的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最新科研成果研制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糖尿病性胆结石的中成药。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的特点。
本发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
枳壳 1.5~6份 柴胡 1.0~4份 生大黄 0.1~2份
延胡索 1.5~6份 香附 1.0~4份 桃仁 0.1~2份
茵陈 1.5~6份 郁金 1.0~4份 焦山楂 0.1~2份
炒栀子 1.0~4份 黄芩 0.1~2份 法半夏 0.1~1份。
本发明的优选配方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枳壳 2.5~3.5份 柴胡 1.5~2.5份 生大黄 0.5~1.5份
延胡索 2.5~3.5份 香附 1.5~2.5份 桃仁 0.5~1.5份
茵陈 2.5~3.5份 郁金 1.5~2.5份 焦山楂 0.5~1.5份
炒栀子 1.5~2.5份 黄芩 0.5~1.5份 法半夏 0.3~0.7份。
本发明的最佳配方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枳壳 3份 柴胡 2份 生大黄 1份
延胡索 3份 香附 2份 桃仁 1份
茵陈3 份 郁金 2份 焦山楂 1份
炒栀子 2份 黄芩 1份 法半夏 0.5份。
本发明中的药物机理如下:
枳壳 药性 苦、酸,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具有理气宽胸,行滞消积的功效。可治疗胸隔痞满,胁肋胀痛,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2227页)。
延胡索 药性 辛、苦,温。归心、肝、脾经。具有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的功效。可治疗胸痹心痛,脘腹疼痛,腰痛,疝气痛,痛经,经闭,癥瘕,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1261页)。
茵陈 药性 微苦、微辛,微寒。归脾、胃、膀胱经。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可治疗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2146页)。
炒栀子 药性 苦,寒。归心、肝、肺、胃、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可治疗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疸,淋症,吐血,衄血,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2242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未经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84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后两层分开式防滑衣挂
- 下一篇:输液恒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