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陆两栖装甲摩托车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118267.0 申请日: 2007-07-04
公开(公告)号: CN101101193A 公开(公告)日: 2008-01-09
发明(设计)人: 李显贵 申请(专利权)人: 王亚茹;李显贵
主分类号: F41H7/00 分类号: F41H7/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00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水陆 两栖 装甲 摩托车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是一种水陆两栖装甲摩托车。

背景技术

在现代战争中主战坦克体积大,目标大容易被对方雷达跟踪监视,不易潜伏隐蔽,容易受到常规武器袭击,在行程中受桥梁和路面的限制,战斗时受步兵速度的限制,发挥不出坦克高速行驶,影响争夺战机容易受对方炮击伤亡率大,在城市巷战中,不能进入社区作战社区成为战斗空白区,是对方躲藏之地,在巷战中机动灵活性差,在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受到对方暗枪的袭击,步兵单兵协同坦克作战,呈显战斗力不足伤亡率大,为弥补以上不足,发明了水陆两栖装甲摩托车,解除单兵持枪追赶坦克作战的模式,增加战斗力,可实现无人驾驶遥控战斗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动灵活防弹性高,战斗力强战场采集信息,使发动机与电动机能交替工作,在复杂危险环境,战斗员可离开本车进行远方遥控操作。本车容易潜伏隐蔽可避开常规武器的袭击,能协同坦克同步打近巷战能应对瞬息万变的军事需要,可实施“攻其不备,出其不意”,进行谋略战术,适应新军事变革转型的需要。

本车发明专利所述水陆两栖装甲摩托车,包括车底盘,遥控与方向盘连接操作,发动机与电动机自动交替传动连接,位于车底盘中部有飞蝶形转动滚筒和飞蝶形固定套筒浮力充气保险圈、机枪组成的装甲防护战斗室,内有各种仪器遥控,机械传动操作装置固定套筒下部与车底盘连接,车底盘后部有V型动力装配箱内有各种动力传动操作连接装置,箱的上部设防护圆筒、机枪、烟幕弹,由战斗员操作,车底盘下部设螺旋桨由电动机驱动,有浮力充气平衡胶囊与风包气压泵连接,电磁阀控制司机操作调整,车前后平衡,设置在车底盘中部两侧浮力充气胶囊。调整车的潜浮深度电磁阀控制司机操作。固定车底盘前一侧,气压升降摇摆臂,上端是筒状仙鹤头、摄像头、喷射、机械嘴等都由遥控或司机操作,固定在车底盘前部车轮架上面五管发射筒可发射烟幕弹小炮弹由司机或遥控操作。设在转动滚筒与动力装配箱之间有自动弹出油箱,自动装置与电动机控制装置连接当油箱温度超安全温度时,油箱自动弹出,发动机停止工作由继电器启动电动机代替发动机工作由司机或遥控操作。

所述水陆两栖装甲摩托车的转动滚洞下部由电动机驱动,司机操作,滚筒能应对来自任何一方枪弹的袭击,并能改变枪弹,弹道方向,转速越高防护能力越强。用钨合金板制,固定套筒与转动滚之间有通风道,固定套筒用高碳素钢制,内层设保温层。

本发明专利水陆两栖装甲摩托车具有如下优点:

1、遥控与驾驶操作装置相连接,在危险区,人可以离开车用遥控来操作。

2、电动机与发动机传动交替连接,当发动机出故障,停止工作可自动启动电动机代替发动工作司机或遥控操作。

3、防护能力强,战斗力足,机动灵活,反应快能应对来自任何一方枪弹袭击。

4、体积小重量轻,行程不受桥梁和路面的限制,目标小容易潜伏隐蔽伪装能避开常规武器袭击。

5、能协同坦克同步打近巷战提高单兵战斗力,减轻步兵负载和疲惫,减少伤之率可实施谋略战术。

6、有多种智能功能集聚,战场采集信息,摄像、喷射扫路障、探扫雷可实现战斗一体化。

7、水陆航行,登陆爬行潜水,搭梯桥跨江河搜捕等功能。

8、可防激光和毒气的袭击能在高温条件下作战。

适应范围

1、陆军快速反应部队及新型机步师,步兵能与坦克高速作战夺取战机主动权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打巷战能提高战斗力,减少伤亡,适用现代瞬息万变的军事需要,平息突发件实施谋略战术。

2、海军陆战队用登陆队员可乘座本车分散,潜水隐蔽,距目标最近突然浮了水面发起猛烈,登陆攻击。可避开对方的炮击,士兵可解除持枪追赶两栖坦克的战斗模式,减少伤亡。

3、空降部队用,因本车体积小重量轻可用直升机运输,当伞兵着陆可乘本车给对方进行“攻其不备,击其不意”的战术使对方官兵心里产生惊慌恐惧感,指挥错乱,削弱战斗力,增加我方战斗威力减少伤率。

4、武警公安及边防等用;武警战士可乘座本车平息突发事件,与对方面对面交谈,迫使对方放弃斗争目的,确保战士们在安全条件下圆满完成任务,公安部队可乘本车维护社会秩序,检查危险品边防军乘本可在沿海岛屿巡逻确保安全。

5、民用:渔民养殖、水产品运输可节省装卸损失费用保持产品质量,车可从水陆直开往农贸市场,节省时间降低成本。

农民用;搞水陆联运水灾抢救,游览快艇可观水风彩。

附图说明

1、本车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2、本车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亚茹;李显贵,未经王亚茹;李显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82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