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液式套管冷凝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8114.6 | 申请日: | 200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0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彭晓峰;吴迪;陆规;张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液式 套管 冷凝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液式套管冷凝器,属于热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套管式冷凝器是一类热工设备,在动力、化工、空调工程和制冷工程中应用得非常广泛,如冰箱,冷柜,空调系统中。
图1所示为传统套管式冷凝器,由同心的内管和外套管组成。如图1,图(a)为传统套管式冷凝器俯视图;图(b)为传统套管式冷凝器侧视图。其中,100-制冷剂蒸汽入口,200-冷却水出口,300-制冷剂冷凝液出口,400-冷却水入口,500-外套管。传统套管式冷凝器为节省空间,多采用螺旋型布置,依靠冷却水在套管与内管间隙内的对流换热,制冷剂蒸汽在管内冷凝。冷凝器的冷凝管入口为纯蒸汽,经过全管长冷凝出口基本为纯液体,实现全部冷凝。管内凝结换热中,随着冷凝的进行壁面凝结液逐步增加,随后成膜阻碍了蒸汽与壁面的接触,是凝结换热主要的热阻所在。凝结过程中液膜逐渐增厚,在以后相当长的管程内为液体逐步增多的复杂两相流,热阻逐渐增加,冷凝效果严重变差;同时随着蒸汽的凝结,蒸汽量逐渐降低,管内蒸汽流速明显下降,凝结效果急剧退化,换热系数减小;单一管内流程冷凝过程也导致了复杂的气液两相流,对系统运行稳定性、流动阻力和系统的调控等,都有很不利的影响。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类新型分液式套管冷凝器,该分液式套管冷凝器是一种具有高效冷凝能力,高传热系数,小换热器体积和金属消耗的新型套管式冷凝器。主要有三种基本形式,双向式单流程中间分液型套管冷凝换热器、单流程分液式套管冷凝换热器和双流程分液式套管冷凝换热器,此处流程指内管流程。
一种单流程分液式套管冷凝器,如图2所示,包括1.冷却水进口、2.第1级联箱、3.冷凝器进汽口、4.集水(汽)头、5.最后一级联箱、6.冷却水出口、7.冷凝液出口、8.排液管、9.第2级联箱、10.外套管导液管、11.换热套管、12.内管、13.外套管。
每根换热套管(11)由数根内管(12)及外套管(13)组成,内管两端接有集水(汽)头(4),与两端联箱或进出口相接;冷凝器进汽口(3)连接第1级联箱(2),第1级联箱(2)通过第一组换热套管(11)及其中每根两端的集水(汽)头(4)与第2级联箱(9)连接;第2级联箱(9)通过另一组换热套管(11)及其两端集水(汽)头(4)再与下一级联箱相通;…;直到最后一级联箱(5);
同侧联箱通过联箱间排液管(8)相连;(第1级和最后一级除外)
最后一级联箱(5)通过单根换热套管(11)与冷凝液出口(7)相连;另一侧最后一级联箱通过联箱间排液管(8)与冷凝液出口(7)相连。
蒸汽通过冷凝器进汽口(3)进入第一级联箱(2)后,被均匀的送入第一组换热套管(11)中的每一根进行冷凝。汽液混合物流入第二级联箱(9),实现汽液分离,液体经联箱间的排液管(8)排入同侧下级联箱,蒸汽则进入第二组换热套管;以此下去经适当次数来回进入最后一级联箱(5),蒸汽已被全部冷凝,且已将本侧冷凝液汇集,流入单根换热套管(11)内进行过冷,与另一侧联箱汇集的冷凝液在冷凝液出口(7)处汇合,排出。冷却水经由冷却水进口(1)进入内管(12)与外套管(13)间隙,在其间流动冲刷内管以冷凝管内制冷剂蒸汽,并通过连接相邻单根换热套管的外套管导液管(10)流入下一根换热套管,直至最后一根,最终经冷却水出口(6)排出。
对应用于大换热功率情况下的套管式冷凝器,可以依据此原理进行设计,采用多台图2中所示分液式套管冷凝器并联达到,如图3所示。包括1.单个单流程分液式套管换热器单元、2.冷却水进口联箱、3.冷却水进口、4.冷凝器进汽联箱、5.冷凝器进汽口、6.冷却水出口联箱、7.冷却水出口、8.冷凝液出口、9.冷凝液出口联箱。冷却水进口联箱(2)、冷却水出口联箱(6)、冷凝器进汽联箱(4)、冷凝液出口联箱(9)与各单个单流程分液式套管换热器单元(1)相连,使其成为具有一个冷却水进口(3)、冷却水出口(7)、冷凝器进汽口(5)、冷凝液出口(8)的并联整体。蒸汽通过冷凝器进汽口(5)进入冷凝器进汽联箱(4),而后被均匀分配到各单个单流程分液式套管换热器单元(1)进行冷凝,最终汇聚于冷凝液出口联箱(9)导入冷凝液出口(8)排出。冷却水经由冷却水进口(1)进入冷却水进口联箱(2),而后被均匀分配到各单个单流程分液式套管换热器单元(1)进行冷却,最终汇聚于冷却水出口联箱(6)导入冷却水出口(7)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81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