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紫外光直写制作掺铒杂化SiO2光波导放大器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18006.9 | 申请日: | 2007-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4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 发明(设计)人: | 王鵫;吴远大;李建光;王红杰;安俊明;胡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2B6/13 | 分类号: | G02B6/13;G03F7/00;G02F1/39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 地址: | 100083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紫外光 制作 掺铒杂化 sio sub 波导 放大器 方法 | ||
1、一种紫外光直写制作掺铒杂化SiO2光波导放大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先用热氧化法在单晶Si衬底上生长下包层;
步骤2:利用有机/无机杂化的溶胶-凝胶法制备掺铒光敏性SiO2材料;
步骤3:在下包层上旋涂光敏性杂化SiO2薄膜作为芯层;
步骤4:前烘,固化;
步骤5:然后利用紫外光通过掩模版进行曝光,将器件图形直接复制到芯层上;
步骤6:显影、后烘,获得条形掺铒波导放大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外光直写制作掺铒杂化SiO2光波导放大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下包层的厚度为10微米-20微米的SiO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外光直写制作掺铒杂化SiO2光波导放大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光敏性杂化SiO2薄膜为光敏性SiO2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外光直写制作掺铒杂化SiO2光波导放大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有机/无机杂化掺铒光敏性SiO2材料的制备,是用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反应先躯体,盐酸溶液为催化剂,混合搅拌水解,掺入四丙氧基锆调节折射率,硝酸铒溶液提供铒离子,正丙醇为溶剂,掺入1-羟基-环己基苯酮使得材料具有光敏性,避光条件下过滤老化成胶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外光直写制作掺铒杂化SiO2光波导放大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紫外光通过覆盖在光敏性杂化SiO2薄膜上的刻有波导图形的掩模版进行曝光,使掩模版透光部分下的被曝光的薄膜由于金属锆进一步进入有机网络中,使折射率增大;未曝光的部分折射率不变;掺入光敏剂1-羟基-环己基苯酮的光敏性SiO2材料是一种负性感光材料,用正丙醇为显影剂,薄膜未曝光的部分经过显影将会被去掉,被曝光的薄膜会留下,形成条形波导,从而制成条形掺铒波导放大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外光直写制作掺铒杂化SiO2光波导放大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显影之后,在300℃-500℃下后烘处理,使得材料的折射率进一步提高,波导芯层和下包层折射率差更大,使光波模式更好的限制在条形波导中;可以激活铒离子,提高光致发光强度;进一步将被曝光的薄膜中残留溶剂含量降到最低,使得器件损耗降到最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外光直写制作掺铒杂化SiO2光波导放大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波导芯层的折射率是通过调节四丙氧基锆掺杂量进行控制,紫外曝光时间、后烘温度及时间对折射率做进一步调节;通过调节有机溶剂正丙醇的用量、旋涂速率、旋涂时间实现薄膜厚度可控,且一次涂布即可达到器件实用化的厚度要求;通过调节硝酸铒掺杂量,能够实现均匀且不同的掺铒浓度,以获得最大的发光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800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指路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可调喷幅式喷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