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动能转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7680.5 | 申请日: | 200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8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冯金星;冯柏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金星;冯柏健 |
主分类号: | F03G5/00 | 分类号: | F03G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鲁兵 |
地址: | 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动能 转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换流体动能发电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改变流体的位移状态以驱动发电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电能对于人类来说已是日常生活中随时不可或缺的必要能量。由于电子科技产品的高度成熟发展,许多人随身物品中都需要大量且广泛地使用电力,例如移动电话、掌上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数字音乐播放器(MP3)、卫星导航装置(GPS)、笔记本电脑、掌上游戏机、数码相机、甚至军用通信设备等,不胜枚举。消费者外出使用这些电子产品时,最担心的就是电力耗尽,虽然此前已有许多外出时可辅助发电的专利申请案获准公告,但由于坊间未能见过该等专利产品的生产销售,即可推知该些申请案根本无法商品化,发明人特地仔细研究该等国内外前案,发现该些专利前案普遍存在结构复杂、体积过大、成本偏高等缺失,导致未能具体实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内建于各种物品中的发电装置,其运用流体动能转换的原理产生电能,且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易于商品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体动能转换装置,包括有:
一第一囊体,为一软囊结构,内部可贮存流体;
一第二囊体,为一软囊结构,内部可贮存流体;
一管体,连接于第一囊体与第二囊体间,管体中适当处开设有一开口;
一滑动元件,可容置于管体内部并能位移其间,滑动元件适当处设有齿条,又滑动元件两端对应设置有封闭面,封闭面与管体内径相配合;
一齿轮,可通过开口而与齿条啮合;
一发电元件,通过轴体可与齿轮枢组。
如上所述流体动能转换装置,其中该管体与滑动元件由可挠性材料制成,且滑动元件环面可适当刻画有多条刻痕,又滑动元件与管体间涂布润滑油。
如上所述流体动能转换装置,其中该管体可呈U字状配置,该第一囊体及第二囊体设于U字状的管体两端,一摆动单元位于第一囊体及第二囊体所处位置之间,该摆动单元包括有一轴心、一摆臂与一锤体。
如上所述流体动能转换装置,其中该发电元件与一贮电元件或充电电池连接。
如上所述流体动能转换装置,其中该囊体为蛇腹式弹性压缩管状结构。
如上所述流体动能转换装置,其中该流体动能转换装置设于鞋子,两囊体设于鞋底,管体、滑动元件、齿轮和发电元件设于鞋面内;该鞋子的鞋底中,于第一囊体与第二囊体间得配置有一分隔块,该分隔块剖面略呈倒三角型。
如上所述流体动能转换装置,至少一囊体底部设有一气孔与一塞体。
如上所述流体动能转换装置,其中该各囊体与管体间设置输气管。
本发明提供了另一种流体动能转换装置,包括:
一囊体,为一软囊结构,内部可贮存流体;
一管体,一端连接于囊体,另一相对端为封闭状,封闭端内组置有复进簧,又管体中适当处开设有开口;
一滑动元件,可容置于管体内部并能位移其间,滑动元件适当处设有齿条,滑动元件端缘设置有封闭面,封闭面与管体内径相配合;
一齿轮,可通过开口而与齿条啮合;
一发电元件,通过轴体可与齿轮枢组。
如上所述流体动能转换装置,其中该管体与滑动元件由可挠性材料制成,且滑动元件环面可适当刻画有多条刻痕,滑动元件与管体间涂布润滑油。
如上所述流体动能转换装置,其中该发电元件与一贮电元件或充电电池连接,囊体为蛇腹式弹性压缩管状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利用任一囊体受压时可产生流动,进而驱动管体内的滑动元件位移,致使齿轮转动从而使发电元件产生电能;由此,本发明可获得发电的功效,且其具有轻薄短小、结构简易、成本低等诸多优点。
为能更加详述本发明,列举较佳实施例以及附图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局部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剖面动作状态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剖面动作状态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于鞋子中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侧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于鞋子中的另一实施图。
图8:为本发明采摇晃方式实施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结构应用于指挥棒中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配置于人体中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应用于腰带时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本发明流体动能转换装置,包括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金星;冯柏健,未经冯金星;冯柏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76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弧齿圆柱齿轮副传动的汽车变速器
- 下一篇:增加击穿电压的半导体结构及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