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载Ag/N-TiO2纳米膜的多孔陶粒的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6357.6 | 申请日: | 200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9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许珂敬;杨新春;杨赞中;田贵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B01J23/50;B01J21/06;B01J21/16;C02F1/30 |
代理公司: | 淄博科信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红 |
地址: | 255049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载 ag tio sub 纳米 多孔 陶粒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载Ag/N-TiO2纳米膜的多孔陶粒的制备工艺,属于功能陶瓷制备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石油的使用与运输过程中都会有大量油类物质遗留在人们的身边,江河湖海都不同程度的受到污染。这些不溶于水的、飘浮在水面上的油类污染物质对人和海洋生物都会造成危害,含油废水的治理备受人们的关注,也成为目前水处理中的一大难题。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的集约化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相对于传统的养殖方法来说,高密度集约化养殖需要的土地和水资源相对较少。虽然其经济优势很大,但也带来了严重的水质污染问题,引起水质污染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和氨氮类,主要由残饵、浮游生物的代谢产物及养殖动物的排泄物分解产生,水体中有机物和氨氮类物质含量的过高时常造成水质恶化,导致鱼类生长缓慢,甚至死亡或泛池。消除这些污染物的方法主要有生物膜、人工湿地、固定化微生物和投加高效微生物菌剂法等,前三种方法的成本高且很多有机物也很难除去。投加高效微生物菌剂法是简便易行的方法,但投放不当易于造成鱼虾中毒。
TiO2半导体由于其具有良好催化活性、价廉、无毒及性能稳定等被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但其太阳光的利用率低、负载困难给实际应用带来困难。金属离子的掺杂可以改善TiO2可见光下光吸收活性,特别是贵金属本身就具有优良的电子和催化活性,与Au和Pt比较,Ag作为贵金属掺杂剂更为经济,且其又具有优良的抗菌杀菌作用,而更具开发应用价值。非金属元素特别中位于元素周期表中O周围的C、N、S和P等掺杂可以有效地降低TiO2的能隙(<3.00eV)而提高对可见光的吸收。
随着粉煤灰研发技术的日益成熟,粉煤灰水泥、混凝土掺和料、粉煤灰砌块和粉煤灰陶粒已被人们重视和利用,但目前全国粉煤灰平均利用率仅有50%,仍有每年5000万吨粉煤灰需占用土地或江河、海域等,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加强粉煤灰的利用,开拓粉煤灰的利用途径,仍是一个十分急迫的任务。国外陶粒品种中,粉煤灰陶粒约占总量的60~70%。国内从50年代开始研究粉煤灰陶粒,80年代初我国陶粒年产量为60万m2,到90年代中期年产量已达到280万m3,大多用于复合屋面扳和隔墙扳。陶粒作为一种新型水处理多孔添料,主要制备的方法是烧结法和蒸养法。烧结法一般用于制备多孔陶粒,在原料中添加适量比例的固体炭等成孔剂,烧结后炭挥发掉而留下气孔;蒸养法需要水泥作胶凝剂,多用于致密陶粒的制备。这些粉煤灰陶粒中所含粉煤灰量仅有50%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集过滤、抗菌杀菌和可见光催化降解于一身,且能充分综合利用粉煤灰、成本低、工艺简单的负载Ag/N-TiO2纳米膜的多孔陶粒的制备工艺。其技术内容为:
包括高比表面的多孔陶粒的制备和在多孔陶粒上制备纳米光催化-杀菌膜,其特征在于:(1)多孔陶粒的制备工艺中,原料采用-100目的粉煤灰、-100目的生石灰、-200目的高岭土和-200目的玻璃粉,四者按70∶6∶10∶14的重量比例混合,再添加上述原料总重量0.5~1%的氧化钛作为助烧结剂、20~30%的碳酸氢铵为发泡剂、60~65%的水为粘结剂,搅拌均匀制成粒径为1~2cm的颗粒,然后立即置于微波下发泡和干燥1~5min,这样所得陶粒坯体强度大,且体积膨胀大,即气孔率高,制成直径为2~5cm的多孔陶粒坯体,并将坯体在1100℃的高温炉中烧结1h制备得多孔陶粒;(2)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复合掺杂的Ag/N-TiO2溶胶,采用浸渍法将溶胶涂敷于多孔陶粒上,经干燥和煅烧成后制得负载Ag/N-TiO2纳米膜的多孔陶粒。其中添加14%的玻璃粉是将废玻璃片粉碎而得,其作用是使在陶粒中形成部分闭孔,增大其在水中的浮力,使扁平状陶粒浮于水面而不沉降,添加氧化钛或氢氧化钛,可以降低陶粒的烧结温度5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63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方丁香酚纳米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空调机
- 纳米TiO<sub>2</sub>复合水处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具有TiO<sub>2</sub>致密层的光阳极的制备方法
- 一种TiO<sub>2</sub>纳米颗粒/TiO<sub>2</sub>纳米管阵列及其应用
- 基于TiO2的擦洗颗粒,以及制备和使用这样的基于TiO2的擦洗颗粒的方法
- 一种碳包覆的TiO<sub>2</sub>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应用于晶体硅太阳电池的Si/TiO<sub>x</sub>结构
- 应用TiO<sub>2</sub>光触媒载体净水装置及TiO<sub>2</sub>光触媒载体的制备方法
- 一种片状硅石/纳米TiO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TiO<base:Sub>2
- TiO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