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寒性呃逆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6349.1 | 申请日: | 200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8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德军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呃逆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寒性呃逆的药,属于纯中草药。
背景技术 呃逆,是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主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持续发作或偶然发作,有单纯性的呃逆,亦有在其它疾病中出现的呃逆。现代医学称之为膈肌痉挛。它是由于某种刺激引起膈神经过度兴奋,膈肌痉挛所致。呃逆可以在多种疾病中出现,一般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呃声不断、多而短促、声音响亮的呃逆,很快会自行消失。但也有连续数小时,数星期或更长时间迁延难愈的。中医认为寒性呃逆是由于受寒引起的呃逆,过食生冷或寒凉药物导致寒结胃中,以及恼怒抑郁,情志失和,以致肝气犯胃或胃中阴液损伤,或脾胃气败所造成。情绪不好或会引发呃逆,呃逆经久不愈使患者焦躁烦恼,这又会加重膈肌痉挛,时常发作,故不可轻视。目前治疗寒性呃逆的方案效果较差且疗效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改进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治疗寒性呃逆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中药及其用量配比,达到治疗效果显著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中治疗寒性呃逆的中药,其特征是丁香5-15份,柿蒂15-25份,党参25-35份,生姜20-30份配制而成;所述的份指重量份。
优选的组方是:丁香10份,柿蒂20份,党参30份,生姜25份配制而成。
本发明的中草药根据传统医学及现代医学分析,药性及药理作用如下:
丁香:性味归经:温;辛;归脾、胃、肺、肾经。功能主治: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柿蒂:性味归经:平;苦、涩;归胃经。功能主治:降逆下气。用于呃逆。
党参:性味归经:平;甘;归脾、肺经。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喘虚咳嗽,内热消渴。
生姜:性味归经:微温;辛;归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暖胃。
本发明纯属中草药配制而成,是一种内服中药。有暖胃理气,舒缓膈肌植物神经作用,治疗寒性呃逆的效果比较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取丁香5份,柿蒂15份,党参25份,生姜20份水煎服,每日一剂。
实施例二
取丁香10份,柿蒂20份,党参30份,生姜25份水煎服,每日一剂。
实施例三
取取丁香15份,柿蒂25份,党参35份,生姜30份水煎服,每日一剂。
以下是临床使用疗效情况:
以本发明的药治疗寒性呃逆23例,结果表明本发明的药组显效率100%,总有效率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德军,未经王德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63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