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缝隙式键合过程GaN基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16147.7 | 申请日: | 200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4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林雪娇;潘群峰;洪灵愿;陈文欣;吴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东峰 |
地址: | 361009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缝隙 式键合 过程 gan 发光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无缝隙式键合过程GaN基发光器件,包括具有N半导体层、活性层和P半导体层的GaN基外延膜;在P半导体层下形成欧姆接触及金属反射层,其反射金属膜材料优选Ag,厚度是50nm~500nm;在反射金属膜下形成多层金属膜;在多层金属层膜上形成共晶焊料层;共晶焊料层与支撑部件键合;在N半导体层上形成N电极材料层;在支撑部件底部形成P电极材料层;其特征在于:GaN基发光器件侧壁包裹钝化膜,保证器件与深度补偿膜的绝对电阻断,钝化膜厚度为50nm~500nm;钝化膜外围和多层金属空隙中填充满高反射金属材料,厚度为0.5μm~2μm,实现GaN基发光器件与支撑部件的无缝隙式键合,降低激光剥离过程裂缝的发生率,提高成品率;同时发光器件侧壁的高反射率金属材料可减少器件的光损失,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并有助于发光器件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缝隙式键合过程GaN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反射金属膜材料还可以由Al、Ag、Ni、Au、Cu、Pd、Rh所形成的任一种合金制成;共晶焊料层是AuSn、Sn、AuGe或AuSi低熔点合金材料;支撑部件由GaAs、Ge、Si其中任一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缝隙式键合过程GaN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钝化膜材料为SiO2或Si3N4绝缘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缝隙式键合过程GaN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高反射金属材料优选金属Al,也可以由Ag、Au、Cu、Pt、Pd和Rh中的一种金属制成。
5.一种无缝隙式键合过程GaN基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
(1)在蓝宝石衬底上生长具有N半导体层、活性层和P半导体层结构的GaN基外延膜;
(2)结合采用干法蚀刻去除部分GaN外延层和激光划开GaN外延层的合成分隔法按预定的间隔分离形成GaN基单元发光器件,形成的凹槽深度为0.5μm~2μm,宽度是20μm~200μm,激光波长小于GaN半导体材料的发光波长,包含266nm和355nm波长的激光;
(3)在P半导体层顶部形成欧姆接触及金属反射层,其反射金属膜材料优选Ag厚度是50nm~500nm,也可以由Al、Ag、Ni、Au、Cu、Pd、Rh金属所形成的任一种合金制成,可以通过高温退火达到欧姆接触特性并增强其与P半导体层的附着力;
(4)在凹槽内壁和除金属反射层的台面边缘包裹钝化膜,钝化膜材料是SiO2或Si3N4等绝缘材料,钝化膜厚度是50nm~500nm,钝化膜的高度与上述金属反射层齐平;
(5)在凹槽内沉积深度补偿膜,沉积高度与金属反射层齐平,深度补偿膜是具有高反射率的金属材料,优选Al,也可以是由Ag、Au、Cu、Pt、Pd和Rh中的一种金属制成,厚度是0.5μm~2μm;
(6)在金属反射层、钝化膜和深度补偿膜顶部覆盖多层金属膜,此多层金属膜的作用主要起到阻挡和保护上述金属反射层的作用;
(7)在厚金属膜上形成共晶焊料层,共晶焊料层共晶焊料层是AuSn、Sn、AuGe或AuSi低熔点合金材料;
(8)通过共晶过程将GaN基外延键合到支撑部件上,支撑部件具有良好的导热和导电性能,支撑部件由GaAs、Ge、Si其中任一材料制成,共晶温度为200℃~500℃,共晶压力是1000N~20000N,至此实现激光剥离蓝宝石衬底前GaN基外延无缝隙的键合到支撑部件上;
(9)通过激光剥离方法将蓝宝石衬底与GaN外延膜分离,优选KrF准分子激光器;
(10)清洁并蚀刻去除顶部部分GaN半导体层,并去除前述凹槽对应位置残留的GaN外延层;
(11)在各单元发光器件N半导体层顶部形成N电极,在支撑部件底部形成P电极;
(12)经过划片处理或切断处理的过程形成垂直结构GaN基发光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614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控制装置以及电梯安装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立体仓库框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