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阴离子蠕虫状胶束驱油体系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116123.1 申请日: 2007-12-07
公开(公告)号: CN101182411A 公开(公告)日: 2008-05-21
发明(设计)人: 郑利强;纪永强;于丽;李干佐;曹泉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大学
主分类号: C09K8/584 分类号: C09K8/584
代理公司: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许德山
地址: 250100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阴离子 蠕虫 胶束 体系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一种阴离子蠕虫状胶束驱油体系及其的制备方法,属于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在社会发展中有重要的地位。石油的开采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原油靠地层的压力自喷出来,称为一次采油,采收率约为15%;在自喷的后期,地层压力减小,将水由水井注入来维持地层压力,称为二次采油,采收率约为15~20%;水驱后地层的残余油仍占60~70%,需要用物理和化学方法驱出,称为三次采油。

根据对我国13个主要油田的82个注水开发区进行的调查,目前产出液含水量达90%,产量每年递减1500万t,故开展三次采油迫在眉睫。

在注水结束后,油藏中的剩余油以不连续油块(oilganglia)被圈捕在油砂的孔隙结构中,此时每个油块受到两种力的作用(粘滞力和驱动力),可用一个无因次准数Ne(毛管数)来表征它们的比值。

         Ne=UWVW/σ=ΔP/Lσ

Ne为毛管数,UW、VW为驱油体系的粘度和流动速度,σ为油水界面张力,ΔP/L表示被圈捕油珠通过毛细孔道所需压力梯度。

实验发现,当毛管数超过某一值(10-4)时,采收率急剧上升。原油、水、岩石体系不同,要求毛管数值也不同。注水开采之后,一般地层毛管数为10-6左右,为了继续采油,要求把毛管数增加到10-3~10-2

由上式可知,要提高Ne值,可调参数有两个:一是提高驱油体系的流动速度,或者提高压力梯度(ΔP/L)。根据计算,当油珠通过喉道时,需克服附加压力为1MPa。但是目前最大的机械泵将驱油体系传到地层毛细孔道时压力约为0.02~0.041MPa。这说明通过调整ΔP/L值或驱油体系流动速度很难达到上述要求。二是降低原油和驱油体系的界面张力。如果注入表面活性剂溶液,使它们的界面张力从20~30mN/m降低到10-3mN/m时,油就能动起来并并且能改变外形,形成油带(oil bank)顺利通过毛细孔道的孔颈流出。这种流动的油带相互聚并成油墙,在泵压的作用下,油墙向产油井移动而被采出。

当前原油开采中应用的驱油方法较多,从目前实践来看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复合驱在提高采收率最高,受到世界石油工程技术人们关注。

原油采收率=驱油体系洗油效率×驱油体系波及系数

由上式可知,要想有效的提高采收率要综合考虑驱油体系的洗油效率和波及系数。复合驱由表面活性剂/碱/聚合物组成,其中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是降低油/水之间的界面张力,提高洗油效率;碱的作用是把原油中石油酸转变为石油酸盐,石油酸盐为天然表面活性剂,可降低外加表面活性剂的用量,有利于降低驱油体系的成本;聚合物的作用是提高驱油体系粘度,有利于提高波及系数。复合驱能够充分发挥各种化学试剂的协同效用,大幅度提高驱油效率。但是复合驱驱油体系同样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组成该体系的化合物,其分子量差别很大,因此它们在地层毛细孔道中运移时,容易出现色谱分离,使驱油效率大幅度降低。而由表面活性剂形成的蠕虫状胶束,既具有高界面活性,又具有高粘度,能很好克服色谱分离问题。

油酸钠(NaOA)是一种羧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含有18个碳原子,疏水链中含有一个不饱和键,水溶性很好,其生产原料可以再生,价格低廉、资源丰富。油酸钠在很多领域如清洗剂、防腐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蠕虫状胶束是一种表面活性剂自发形成的缔合结构,长度一般为100~200nm,最长可达400nm,并且是一种能够自由弯曲的柔性聚集体,其摩尔质量高达106。它具有高的界面活性和粘弹性,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油田开发中,可用作压裂液和三次采油的驱油剂。近年来,有关蠕虫状胶束的研究已有许多文献报道,主要是以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主,由于地层油砂带负电荷,对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有吸附作用,因此限制了阳离子蠕虫状胶束在油田中的应用。阴离子型蠕虫状胶束也有人研究,如Kalur等人研究了KCl诱导油酸钠形成的蠕虫状胶束,有关钠盐诱导油酸钠形成的蠕虫状胶束迄今尚未有文献报道。关于阴离子蠕虫状胶束用作驱油体系未见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61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