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位差式医院污水净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5780.4 | 申请日: | 200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2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姜洪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洪荣 |
主分类号: | C02F1/42 | 分类号: | C02F1/42;C02F1/50;C02F1/58;C02F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33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位差式 医院 污水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位差式医院污水净化装置,由活性氢氧化铝滤料、磷酸三钙颗 粒、金刚砂纳米二氧化肽、聚六亚甲基胍、活性炭经并经灼烧、合理混配,加温搅拌、固化、 压缩分装等工艺,制成多层位差式医院污水净化装置。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和必要 环境因素,随着工业高度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质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问题。 目前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排列仅为88位,被列为世界12 个贫水国家的名单中。同时,水灾、地下水超采、水质污染等问题已日益严重。每年我国有 大量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生活废弃物、废水、漂尘沉降物,另外还有一定批量的化肥和农药 浸入土壤。这些污染物已从地面、空中污染水源。因此,人们强烈要求获得符合医院污水水 质标准、可口、清洁卫生的水,减少由于日益严重的高氟水源和环境污染水源带来的各种疾 病,这已成为人们的强烈现实要求。已有医院污水的医院污水灭菌净化的产品很多,性能不 一、效果单一不理想,而且这些产品工作时耗电、耗能、耗资巨大。因此,人们一直希望能 有一种安全可靠的节能型的位差式医院污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位差式医院污水净化装置,在不用电 能的基础上,通过多层位差处理,能够提供符合医院污水水质标准、可口、清洁卫生的水, 以减少由于日益严重的高氟量医院污水,环境污染水源带来的各种疾病,为国家和百姓节约 大量的水源处理、疾病预防控制的巨大资金。属于无毒、无害、无刺激、无腐蚀性、食品级 的,环保节能型的,位差式医院污水净化装置。是一种稳定性好,净化医院污水效果显著, 工艺简单,成本低,功能多,使用方便,应用广泛的节能型的医院污水净化装置,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要点在于选择合适的组分,并经灼烧、合理混配,加温搅拌、固化、 压缩分装而成一种节能位差式医院污水净化装置。
本发明选择的配方如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活性氢氧化铝滤料20.0-30.0;磷酸 三钙颗粒10.0-20.0;金刚砂纳米二氧化肽10.0-200;聚六亚甲基胍5.0-8.0;活性炭至100。
活性氢氧化铝滤料是将氧化铝的水合物经400-600℃灼烧而成,比一般氧化铝的面积大, 在水中具有离子交换性能。而将耐高温的高分子聚合物聚六亚甲基胍,加入到氧化铝的水合 物中,灼烧成具有抗菌作用的活性氢氧化铝滤料。当含氟物高和污染严重的水,通过高低位 差由高向低的自动流动,透过多层的活性氧化铝滤料和磷酸三钙颗粒时,氟化物、污染物被 反复吸附在多层活性氧化铝表面,磷酸三钙颗粒分子中的磷酸基会与水中的氟离子多次进行 交换,共同除去氟化物、污染物。金刚砂纳米二氧化肽、作为主要的消毒组分,吸附各类细 菌、病毒,从而抑制和干预了细菌、病毒的酶系统和分裂功能,使细菌、病毒的繁殖功能丧 失,达到协助消毒净化水的目的。
本发明产品的制备方法是:
1).将聚六亚甲基胍加入氧化铝的水合物中经400-600℃灼烧而成具有抗菌作用的活性氢氧化 铝滤料。
2).将活性氢氧化铝滤料、磷酸三钙颗粒、金刚砂纳米二氧化肽加温搅拌。5-10分钟。
3)将上述混合物,压缩分装于不同形状、不同规格的节能高低位差式的医院污水净化装置 中。
本发明同已有的医院污水净化装置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净化医院污水效果显著。能够 提供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可口、清洁卫生的水。减少由于日益严重的高氟量医院污水,环 境污染水源带来的各种疾病。(2)无毒、无害、无刺激、无腐蚀性,属于食品级生物医院污水 灭菌装置。(3)稳定性好。通过高低位差由高向低的自动流动,节约能源(4)环保型的医院污 水灭菌装置,功能多。(5)工艺简单,成本低。(6)不同形状、不同规格的节能位差式医院污 水净化装置。使用方便,应用广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按照下表所列数据(重量百分比%)及其所述步骤进行配置:
配方一:
活性氢氧化铝滤料 20.0-30.0
磷酸三钙颗粒 10.0-20.0
金刚砂纳米二氧化肽 10.0-20.0
聚六亚甲基胍 5.0-8.0
活性炭 加至100
配方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洪荣,未经姜洪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57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