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上转换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15349.X | 申请日: | 2007-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5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 发明(设计)人: | 吕孟凯;马谦;张爱玉;王兆光;杨忠森;周广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K11/78 | 分类号: | C09K11/78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书刚 |
| 地址: | 2501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转换 发光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稀土离子掺杂的新型上转换发光材料,属于发光材料研究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处理、高密度数据存储、海底通信、大屏幕视频显示、检测及其激光医疗等领域的迅速发展,越来越需要效率高、性能好的可见光波长的激光光源,尤其是蓝绿波段激光。在固体激光器中欲获得蓝绿波段的激光输出,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1)利用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直接制作蓝绿波段的半导体激光器;(2)利用非线性频率变换技术对固体激光进行倍频;(3)利用上转换技术在掺稀土的晶体或玻璃中实现蓝绿激光输出。
上转换发光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可以有效降低光致电离作用引起基质材料的衰退;不需要严格的相位匹配,对激发波长的稳定性要求不高;输出波长具有一定的可调谐性;更有利于小型可见和紫外波段全固体激光器的发展等。近年来,由于红外半导体激光二极管的迅速发展及商品化,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泵浦光源,使稀土离子的上转换发光得到广泛研究。稀土元素Er、Pr、Tm、Sm、Nd等具有丰富的能级,且部分能级寿命较长,上转换效率很高,是研究较多的上转换材料的激活剂。基质材料虽然不构成激(发)光能级,但能为激活离子提供合适的晶体场,是影响上转换发光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的上转换发光材料,大部分都是以氟化物或者氟氧化物作为基质,但其吸湿性强、化学稳定性差、机械强度差、抗激光损伤阈值低、热稳定性差、不易制备的缺点限制了它们的实际应用。而传统的高温固相反应法极易造成产物粒度分布不均匀、纯度较差、容易引进杂质相等,影响材料的发光性能。因此上转换研究的重点之一就是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寻找一些新的发光原理、新的制备方法和新的材料组合以实现室温、宽波长的上转换发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上转换发光材料在制备和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化学纯度和稳定性高、发光强度大的稀土离子掺杂的LaNbTiO6基质的新型上转换发光材料。同时提供一种该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新型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化学通式为:La1-mREmNbTiO6,其中RE为稀土元素Er、Sm和Nd中的一种;当RE为Er时,m的取值范围为0.001<m<0.2;当RE为Sm时,m的取值范围为0.001<m<0.16;当RE为Nd时,m的取值范围为0.001<m<0.15。
上述新型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五氧化二铌(Nb2O5)在80-90℃下溶解于40%的氢氟酸(HF)中,然后向其中滴入氨水(NH3·H2O)溶液至pH值为8.5-9.5,形成白色氢氧化铌(Nb(OH)5)沉淀物,室温下陈化10-16小时,将沉淀物过滤、洗涤后溶于柠檬酸水溶液中,柠檬酸与Nb2O5的摩尔比为8-16∶1,形成透明的Nb-柠檬酸溶液;
(2)按照摩尔比Nb5+∶Ti4+∶La3+∶RE3+∶NH4NO3=1∶1∶1-m∶m∶24-60的比例将钛酸四丁酯(Ti(C4H9O)4)、硝酸镧(La(NO3)3)、含RE3+的稀土硝酸盐(Er(NO3)3、Sm(NO3)3或Nd(NO3)3)及硝酸铵(NH4NO3)依次加入到步骤(1)制取的Nb-柠檬酸溶液中,形成透明溶液,在95-105℃下将该溶液加热搅拌,得到浅黄色的前驱体凝胶;其中:当RE为Er时,m的取值范围为0.001<m<0.2;当RE为Sm时,m的取值范围为0.001<m<0.16;当RE为Nd时,m的取值范围为0.001<m<0.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53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