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中药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4999.2 | 申请日: | 200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9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薛晓彤;王延清;陈建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晓彤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P15/00;A61P7/04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冰 |
地址: | 271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药物 流产 子宫出血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学领域,尤其是一种治疗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我国从70年代起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贯彻以避孕为主,推广综合节育、安全第一的方针,针对避孕失败者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4千万至5千万人次、我国每年大约有1千万人次人工流产。一般说来,早孕人流术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计划生育补救措施,但仍有一定的危险性与并发症,特别是未产妇、多次人流、哺乳期、剖宫产后或子宫畸形合并妊娠者。
米非司酮是一种新型的抗早孕药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法国Roussel-Uclat药厂首先合成并应用于临床。自1992年底国产米非司酮获准上市以来,近10年中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的妇女估计己达上千万人次,到目前为止,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被公认为是一种较好的药物终止旱孕的方法。米非司酮在分子水平上与内源性孕酮竞争结合受体,促使妊娠的绒毛及蜕膜组织变性,内源性的前列腺素释放,HC份下降,黄体溶解,从而使依赖黄体发育的胚胎坏死发生流产。采用米非司酮药物流产痛苦小,损伤少,对妇女劳动力影响亦小。如能正确使用,成功率较高,对终止7周内的早孕成功率达90%左右,所以在临床的应用具有安全、有效、简便的特点。但是,仍有6%-10%的不完全流产率和失败率,而且存在流产后阴道出血多,出血时间长的副作用;存在因不完全流产引起的大出血和因阴道出血时间延长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等并发症的弊端。
有资料报道,米非司酮药流后第14天31.3%病例宫腔内有滞留物,约15%的病例出血时间超过一个月以上,有些病例在绒毛和胚囊排出后1~4个月仍有残留组织。究其原因,目前认为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有关:妊娠物残留和/或感染;子宫内膜修复不良;米非司酮对血凝-纤溶系统的影响。西医针对本病主要用缩宫、止血、抗感染等方法促进残留物排出,减少阴道流血,但临床疗效不肯定;对因不完全流产引起出血时间长的患者采用清宫手术,虽能有效止血,但增加了病人的痛苦,某些患者心理和生理上均难以接受,也未能体现药物流产的优势。而中医认为药物流产后出血的病机为冲任损伤,气不摄血,复感外邪,瘀热交阻。药流后血室空虚,胞脉损伤,胞宫内余血浊液停留。“离经之血是为瘀血”,瘀血不去,新血难生,又加重出血,故阴道出血不止。日久则气随血脱,气虚更甚,血室更虚。“至虚之处,便是留邪之所”,故热毒极易内侵,形成瘀热交阻之势。
因此,寻找一种配合米非司酮使用以促使妊娠组织物排出,缩减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和出血量、提高完全流产率的中医药物是目前妇产科和计划生育临床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运用中医妇科学理论,根据药物流产后的临床症候表现,针对其病机而提供了一种治疗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中药制剂,该制剂融益气生血,逐瘀生肌止血,清热凉血于一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该中药制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黄芪2-6份,仙鹤草1.5-4份,当归0.9-2份,益母草2-4份,三七粉0.3-0.9份,马齿苋1.5-3份,紫草1-3份,贯众0.8-2份,枳壳0.6-2份,生地0.6-2份。
其中各种原料的药理疗效如下:
当归:补血益气活血,托里生肌,促进修复再生而止血;
黄芪、仙鹤草:益气摄血,凉血止血;
益母草:活血祛瘀以生新;
三七粉:活血止血;
马齿苋、紫草、贯众: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使瘀热去而血自止。
该中药制剂遵“活血必行理气”原则,加枳壳理气,条达气机,逐瘀下行;为防出血日久,阴血亏损,虚火上浮,加生地以凉血滋阴固冲。诸药合用,益气补血而不致火,清热止血而不留瘀,诚为“塞流,澄源,复旧”并举,可有效降低清宫率,提高完全流产率。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治疗药流后出血,经过近几年的临床积累证实不仅安全可靠、无痛苦,而且能明显提高完全流产率,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避免再次清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①将0.3份三七粉研成细粉;
②将黄芪3份、仙鹤草2份、当归1.5份、益母草3份、马齿苋3份、紫草1.5份、贯众1份、枳壳0.9份、生地1.5份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
③将两次所得的煎液合并后过滤;
④将得到的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50°)的清膏,然后加入三七粉细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晓彤,未经薛晓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49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溶剂系统中固定化全细胞酶催化生产植物甾醇酯的方法
- 下一篇:组合式锄草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