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力机液压拔长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4850.4 | 申请日: | 200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7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段维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00 | 分类号: | B30B15/00;B30B1/3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22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机 液压 拔长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力机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机械压力机的拉紧螺栓的拔长预紧的压力机液压拔长器。
(二)背景技术
大型立式压力机一般由横梁、立柱、底座三部分构成,为了保证这种结构的压力机工作时的稳定性,横梁、立柱、底座三部分由4根连接螺栓进行固定连接,一般压力机拉紧螺栓的拔长采用的是以如图1所示的拉紧螺母本身作为液压缸的方式,此种结构虽然结构相对简单,但由于螺母缸体容积小,所需螺母油压在60MPa~80MPa之间,压力比较高,安全系数低;为了达到很高的油压,每台压力机必须单独设计一套液压泵站为螺母打压,而泵站在初次为螺母打压拔长后便很少再能利用,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降低产品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以及工作时的安全系数,提供了一种方便实用的压力机液压拔长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压力机液压拔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泵、油缸、活塞、支撑套、螺杆、拉紧螺母,支撑套固定在压力机横梁上平面上,油缸滑动连接于支撑套上,活塞固定在支撑套上端,油缸轴心处开有轴孔,螺杆贯穿轴孔和支撑套,螺杆一端开有扳手孔,该端设有螺母,另一端设有连接螺栓孔,螺杆下方设有拉紧螺母,拉紧螺母位于支撑套内部;在油缸上设有压力腔,在油缸上对应压力腔设有进油孔,该进油孔经油管与液压泵相连通,在油缸上对应压力腔开有放气孔,放气孔的进孔处设有放气阀。
本发明支撑套下部有两个以上开口,一是便于使用时拧紧螺母;二是便于在横梁的边缘使用适用范围更广。
本发明所述的油缸上设有起重吊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降低了油压,提高了工装使用时的安全系数;
2.经过系列化之后,同一种压力机液压拔长器可适用多台压力机拉紧螺栓的拔长预紧;由于拔长所需油压小,所以采用手动泵即可完成拔长,无需单独的拔长泵站,大大节约了成本。
3.支撑套下部有两个以上开口,一是便于使用时拧紧螺母;二是便于在横梁的边缘使用适用范围更广。
4.操作方便、结构简单、适宜推广应用。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传统的液压拉紧螺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放气阀,2缸体上平面,3进油孔,4压力机横梁上平面,5支撑套,6活塞,7油缸,8螺杆,9液压泵,10拉紧螺母,11起重吊环,12扳手孔,13螺母。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的一种压力机液压拔长器,包括液压泵9、油缸7、活塞6、支撑套5、螺杆8、拉紧螺母10,支撑套5固定在压力机横梁上平面4上,油缸7滑动连接于支撑套5上,活塞6固定在支撑套5上端,油缸7轴心处开有轴孔,螺杆8贯穿轴孔和支撑套5,螺杆8一端开有扳手孔12,该端设有螺母13,另一端设有连接螺栓孔,螺杆8下方设有拉紧螺母10,拉紧螺母10位于支撑套5内部;在油缸上设有压力腔,在油缸上对应压力腔设有进油孔3,该进油孔3经油管与液压泵9相连通,在油缸7上对应压力腔开有放气孔,放气孔的进孔处设有放气阀1。所述的油缸7的缸体上平面2上设有起重吊环11。
使用时,需要拔长时,将装置连接好,确保连接可靠后开始用液压泵9打压,由于活塞6被固定,油缸7中一旦通入压力油油缸7便开始向上运动,油缸7的运动带动螺杆8一起向上运动,螺栓受到螺杆8的拉伸,此时拉紧螺母10会与压力机横梁上平面4脱离开来,支撑套5下端有两个开口,供操作人员人工转动拉紧螺母10。转动拉紧螺母10是在打压过程中一直进行的,直到拉紧螺母10能按产品要求角度值旋转到位,停止打压。此时将压力腔卸荷,拉紧螺栓拔长预紧结束。每次拔长完毕后,必须使活塞6完全复位至初始无油状态方可进行下一次拔长。对螺栓施加的载荷与油缸中的油压成正比关系,这样的设计能够非常精确地留住有效载荷。由于载荷直接施加在螺栓上,且所有作用力都用于螺栓拉长,因此载荷产生所需的空间可以达到最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48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卡仿真器
- 下一篇:滤尘净化方法及其小型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