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捞型防顶卡瓦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4632.0 | 申请日: | 200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3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峰;李玉坤;李宝荣;卜祥禄;卢继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霞 |
主分类号: | E21B19/10 | 分类号: | E21B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51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捞型防顶卡瓦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油田采油井用的井下工具,特别是一种可捞型防顶卡瓦。
二、背景技术
防顶卡瓦是将其下部封隔器座封所需要的轴向力固定在套管上的一种井下工具,目前的防顶卡瓦使用过程是,用单独管柱将防顶卡瓦下入油层部位,地面投球打压,在液压作用下使防顶卡瓦上体和下体脱开,然后起出管柱和防顶卡瓦上体,再下抽油管柱。需要作业检修时,先提出抽油管柱,再下打捞防顶卡瓦下体的管柱,将防顶卡瓦下体捞出。因此,目前防顶卡瓦使用时工序多,作业工作量大,作业时间长,减少了油井的工作时间。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可捞型防顶卡瓦,使用它时,脱开和捞出都可由本身的抽油管柱完成,减少作业工序。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壳体、卡瓦,打捞管、锁块套、锁块、锥体,打捞管、插入锁块套内,打捞管、锁块套由锁块联接,锁块套下部与壳体联接,锥体在壳体内,卡瓦安装在壳体的窗口处,卡瓦的另一部分在锥体上,锥体上部内孔包围锁块。
打捞管下部有螺纹,锥体内有螺纹,打捞管下部螺纹处于锥体的螺纹之上,两者螺纹可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打捞防顶由抽油管柱完成,因此,脱开和捞出不需要另下管柱,减少了作业工序,减少作业时间,节约作业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四、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装配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包括壳体打捞管1、锁块套2、锁块3、壳体4、锥体5、卡瓦6,打捞管1、插入锁块套2内,打捞管1、锁块套2由锁块3联接,锁块套2下部与壳体4联接,锥体5在壳体内,卡瓦6安装在壳体的窗口处,卡瓦6的另一部分在锥体5上,锥体5上部内孔包围锁块3。打捞管1下部有螺纹,锥体5内有螺纹,打捞管1下部螺纹处于锥体5的螺纹之上,两者螺纹可配。
锥体5由销钉固定在壳体上,在锥体5内装入推动机构(推动机构为现有技术,有机械式和液压式)。使用时,本发明联接在抽油泵之下,封隔器之上,下到设计位置后,经旋转或打压使锥体5下行,推动卡瓦6向外张开锚定在套管上,由于锥体5的锥面小于自锁角,将卡瓦锁住,因此,卡瓦6向始终锚定在套管上。锥体5下行后,锥体5上部内孔不再包围锁块3,失去对锁块3的约束,锁块3可以向外移动,锁块3失去对打捞管1的锁定作用,使本发明上体和下体脱开,打捞管1可以向上抽出。由于是带泵完成的锚定脱开,因此,使本发明上体和下体脱开打捞管1向上抽出后就可以下抽油杆生产,不需要将打防顶的管柱全部起出后再下带泵的生产管柱。
需要检修本发明下部的井下工具时,不需要将生产管柱全部提出再下打捞管柱,只需要再将生产管柱下放,锁块3不再阻挡打捞管1下行,使其打捞管1下部螺纹与锥体5内部螺纹接触后,旋转管柱,螺纹旋合,旋合后上提管柱,将锥体5上提,卡瓦6就从套管壁上收回,继续上提管柱,可将全部井下工具提出。大大减少作业工序。
锁块可以用钢球替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霞,未经白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46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