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油气计量集输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4228.3 | 申请日: | 2007-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8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房师礼;曹江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房师礼 |
主分类号: | F17D1/08 | 分类号: | F17D1/08;F17D3/01;F17D3/18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宝成 |
地址: | 257000山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油气 计量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气计量集输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式多功能油气计量集输装置。
二、背景技术:
目前,在油田油井采出物的计量集输工艺中,一般采用在计量站内安装双排横管、多排纵管和相对应的阀门组成的计量集输工艺。该工艺缺点是站地面积大、流程复杂、人工操作工作量大,无法实现自动化。近些年来也陆续出现了几种可进行自动化操作的旋转式计量集输多通阀,但都普遍存在计量分配通道密封性能差、结构散乱、不是一体化设计、需配套较复杂的辅助工艺才能满足现场生产要求的问题。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的旋转式计量分配器以及止回截止一体阀、免拆过滤器、旁通阀、集输旁通汇管等组成的一体式多功能油气计量集输装置。
其技术方案是:主要是在底座上设有旋转式计量分配器、一个以上的支线止回截止阀、一个以上的支线免拆过滤器、中心计量管及阀门、集输阀门及总管、一个以上的支线旁通阀、旁通汇管、总旁通阀和放空阀组成,其中:由支线免拆过滤器的过滤出口依次连接支线止回截止阀、旋转式计量分配器、中心计量管及阀门和集输阀门及总管组成的计量集输部分;由支线免拆过滤器的清洗出口依次连接旁通阀、旁通汇管、总旁通阀和放空阀组成的旁通放空部分。
优选的方案是:旋转式计量分配器由旋转体、多通道分配座、壳体、端盖、计量出口、密封件、总输出口组成,在所述的壳体的一端设有多通道分配座、另一端设有端盖,多通道分配座设置与支线止回截止阀连通的多个通道孔,通过壳体内腔设有的旋转体和密封件与所述的通孔道密封配合,实现旋转体的一端与一个支线止回截止阀相连通,介质通过旋转体的内腔进入另一端连接的计量出口,实现计量集输,而其他支线止回截止阀进入壳体内腔的介质则经过总输出口进入集输阀门及总管。
更为优选的方案是:旋转体由主密封件、旋转中心管、驱动轴组成,旋转中心管的一端通过主密封件与多通道分配座上的通孔道密封连接,另一端则通过驱动轴连接到端盖外,通过驱动轴带动旋转体与各个支线止回截止阀连通。
进一步优选的是旋转体的主密封件与多通道分配座的密封采用平面接触结构,避免了现有阀门旋转体的密封与壳体内腔形成的弧形接触结构,提高了密封效果,且由于旋转体的主密封件与多通道分配座的密封是垂直于水平面的,减少了沉淀物,提高了密封效果,延长了旋转式计量分配器的使用寿命。
另外,所述的多通道分配座的通孔道设有5~21个。
同理,所述的支线止回截止阀、支线免拆过滤器和支线旁通阀设有5~21个,并且均匀的分布在旋转式计量分配器的圆周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旋转式计量分配器密封性能好,易于加工生产,使用寿命长;
2、该装置集计量、集输、过滤、止回、放空等多功能为一体,结构设计合理、占地面积小、安装简单、既可进行方便的手动操作又可容易的实现自动化控制。
四、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局部剖视结构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侧视图;
附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使用原理图。
图中:支线止回截止阀1、旋转式计量分配器2、集输阀门3、底座4、集输总管5、总旁通阀6、放空阀7、中心计量管及阀门8、旁通汇管9、支线旁通阀10、支线免拆过滤器11、多通道分配座2.1、旋转体2.2、壳体2.3、端盖2.4、计量出口2.5、密封件2.6、总输出口2.7、主密封件2.2.1、旋转中心管2.2.2、驱动轴2.2.3。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7个支线止回截止阀、支线免拆过滤器等作为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结合附图1-3,其结构是由旋转式计量分配器2、7个支线止回截止阀1、7个支线免拆过滤器11、中心计量管及阀门8、集输阀门3、集输总管5、底座4组成的计量集输部分。由7个支线旁通阀10、旁通汇管9、总旁通阀6、放空阀7组成的旁通放空辅助工艺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房师礼,未经房师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42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洗碗机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各向同性的三自由度微操作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