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蛸鱼钩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13226.2 | 申请日: | 2007-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6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春旭 |
| 主分类号: | A01K83/00 | 分类号: | A01K83/00;A01K85/01;A01K95/00;B22D19/00;B22D1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54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鱼钩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钩及其制作方法,特别是一种海蛸鱼钩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海洋的发展,特别是对海蛸的打捞,往往采用渔网进行,现在人们崇尚休闲垂钓,特别是海蛸这一种海产品人们很喜欢,但是一直没有合适的工具进行垂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垂钓效率高的海蛸鱼钩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海蛸鱼钩,其特征在于铅坠(1)的上端固定连接连接件(2),其下端固定连接4-8根钩体(3),外侧连接发光体(4)。
本发明所述的铅坠(1)为圆柱体、圆锥体的一种,发光体(4)为一层锡纸,钩体(3)最佳为6根,并对称分布。
为实现发明的制作方法为:它包括以下步骤:
制作模具:将模具制作为圆柱体或圆锥体,在其上端的成直径对称留有放钩体的凹槽,其下端有放连接件的凹槽;
铸造成型:将钩体放到模具放钩体的凹槽内,再放好连接件,最后将铅水注入,既可成型;
附发光体:将一层锡纸贴在铅坠的外侧,或者在铅坠的外侧涂上一层发光材料。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由于采用了铅坠(1)的上端固定连接连接件(2),其下端固定连接4-8根钩体(3),外侧连接发光体(4)的结构形式,因而结构简单,垂钓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的俯视图
1、铅坠2、连接件3、钩体4、发光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铅坠(1)为圆柱体,底面直径为15-20mm,高为45mm,其上底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连接件(2),连接件(2)为金属环,其下底面固定连接6根钩体(3),并对称分布,外侧连接发光体(4),发光体(4)为一层锡纸。
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如下:
制作模具:将模具制作为圆柱体或圆锥体,在其上端的成直径对称留有放钩体的凹槽,其下端有放连接件的凹槽;
铸造成型:将钩体放到模具放钩体的凹槽内,再放好连接件,最后将铅水注入,既可成型;
附发光体:将一层锡纸贴在铅坠的外侧,或者在铅坠的外侧涂上一层发光材料。
使用时,将鱼钩投入海水中,由于海蛸具有趋光性,轻轻拉动鱼钩,在发光体的作用可吸引海蛸抓附,然后拉动鱼钩即可捕捉海蛸。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铅坠(1)为圆锥体,下底面直径为15-20mm,高为50mm。制作方法与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春旭,未经刘春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32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芝麻三角蜜
- 下一篇:齿轮泵腔孔加工转位夹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