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经胸微创心脏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输送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12921.7 | 申请日: | 200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2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邢泉生;庄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泉生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F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3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经胸微创 心脏 室间隔 缺损 封堵 输送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心脏封堵器微创伤输送到心脏特定缺损位置的输送装置和输送方法。
背景技术
心脏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目前在现代医学中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具体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1、最常用的是采用开胸手术,具体的情况是将病人的前胸部全部切开,建立体外循环,首先使心脏停止跳动,然后在心脏静止的情况下利用手术将心脏间隔缺损缝合或用补片修补。完成后利用药物使心脏恢复跳动,经一系列特殊处理,最后缝合直至手术完成。这种手术的优点是适应症广泛,无论是心房缺损还是心室缺损均能够奏效;但它的缺点也同样明显,首先手术的创伤大,这个手术需要将整个前胸部完全劈开,创口很大给病人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缺损,同时疤痕也直接影响美观,并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次心脏停止跳动会给病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多并发症和后遗症,另外,一旦心脏停跳时间过长就会给病人日后的恢复造成很大的影响,严重者可直接危及生命。
2、采用心脏封堵器的办法治疗,具体的情况是病人在X射线的照射下,医生通过屏幕的辅助,将心脏封堵器利用封堵器上的连线从病人的大腿动脉血管慢慢输送到心脏的指定位置,然后打开封堵器将心脏缺损堵住,然后将封堵器的连线抽出来,缝合很小的伤口手术即可完成。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手术创口小,简便;但随之也有很大的负面效果,首先这种方法的适应症比较小,它只能完成心房缺损的修补,而无法完成较为复杂的心室缺损;其次病人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耗时很长,而且整个过程都需要在射线的照射下才能完成,所以对手术的时间有严格的要求,即使这样,在射线下照射这么长的时间也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的放射线损伤,尤其是儿童的生殖系统,直接涉及将来的生育问题。
3、所以目前有一些地方采用了另一种心脏封堵器的输送办法,这种办法是从胸部向心脏打入一个刚性的管子,然后将封堵器通过管子输送到心脏,在心脏内找到心脏缺损的位置,然后封堵。这种办法虽然与上一种办法对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它只能对心房缺损的症状进行手术,而心房间隔缺损的发病率不高。
所以根据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对于心脏缺损的病人,如果都能采用心脏封堵器来治疗是最佳的选择,但如何能将心脏封堵器顺利地输送到心脏间隔的缺损处是广大医疗工作者和医疗器械厂家都急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心室缺损来说,更加难以解决,而心室间隔缺损的发病率是最高的,占所有人的3‰。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已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胸微创伤心脏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输送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符合医生的手术要求,而且定位准确,创口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经胸微创心脏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输送方法,该方法适合输送心脏封堵器到指定的位置,定位准确,手术创口小。
以下详细介绍本发明的构造,一种经胸微创心脏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输送系统,包括穿刺针,导引丝,输送鞘管和装载鞘管;输送鞘管在导引丝的引导下一端通向心脏间隔缺损处,心脏封堵器安装在装载鞘管内,装载鞘管与输送鞘管对接后心脏封堵器经过输送鞘管进入心脏间隔缺损的位置并工作。
优化地,其中,输送鞘管是一截鞘管,它的末端设置快速接头,与输送鞘管相配合的是扩张鞘管,该扩张鞘管正好能插入输送鞘管内,并伸出一个圆锥状的扩张头,便于引导输送鞘管进入心脏内,该扩张鞘管中空,导引丝能穿过该扩张鞘管,扩张鞘管的末端设置与输送管道相配合的快速接头。
优化地,其中,装载鞘管的前端也设置与输送鞘管相配合的快速接头。
优化地,其中,导引丝是常用的深静脉穿刺导丝。
优化地,其中,上述输送鞘管、装载鞘管均采用柔性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心脏封堵器经胸微创伤输送方法,从体外到心脏的间隔缺损处设置一个柔性的输送鞘管,心脏封堵器经过该通道输送到理想的封堵位置。
优化地,心脏封堵器安装在可以与所述通道对接的装载鞘管内。
优化地,先从体外向心脏间隔缺损处伸入一个导引丝,输送鞘管穿过该导引丝到达指定的心脏间隔缺损位置;输送鞘管到达该指定位置以后,该导引丝将经过输送鞘管从体内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泉生,未经邢泉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29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闪存的保护模块及其关机方法
- 下一篇:可回收的多功能混凝土结构板钢筋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