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苦竹有效成分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112731.5 申请日: 2004-12-24
公开(公告)号: CN101112355A 公开(公告)日: 2008-01-30
发明(设计)人: 姚慧;魏少敏;林惠芬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8/97 分类号: A61K8/97;A61K36/899;A61P17/00;A61Q19/04;C07H1/08
代理公司: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徐雁漪
地址: 20008***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苦竹 有效成分 提取物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410093600.3、申请日为2004年12月24日、发明名称为“苦竹有效成分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化学和生物化学等学科,具体涉及从中草药苦竹中提取具有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的有效成分的方法。

背景技术

酪氨酸酶是黑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主要限速酶。大多数能使皮肤脱色的物质都通过抑制该酶活性来阻滞皮肤黑素生成,属酪氨酸酶抑制型皮肤脱色剂(Depigmenting agent)。近年来,从微生物和植物药中分离天然的酪氨酸酶抑制剂已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它不但用于色素增加性皮肤病(黄褐斑、雀斑等)的临床治疗,而且可用于化妆品使肤色增白。

一般来说,与酪氨酸酶的底物类似的单酚类化合物氢醌能抑制该酶活性,许多具有相似官能团结构的单酚或多酚化合物也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但氢醌及其它酚类化合物的外用制剂化学性质不稳定,容易氧化变色,另外还有这类物质引起皮肤永久性白斑的报告,限制了此类化合物的开发和应用。维生素C和熊果苷是当前美白化妆品中比较常用的添加物。但是,维生素C同样也是非常不稳定,无法直接添加到产品中,通常采用维生素C的衍生物(如维生素C的磷酸盐等)。而熊果苷在近年来的研究中也发现其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不是非常稳定。因此,寻找活性高、安全的酪氨酸酶抑制剂仍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

竹子这一具有丰富资源的植物在国内外已有多方面的开发利用。在化妆品生产方面,除了作为一些化妆品辅助产品的原料以外,如睫毛刷、眼影刷和腮红刷等的手柄和一些化妆品的包装盒之类产品,竹子还以竹类提取物的形式被用作天然化妆品和功能性化妆品的有效添加物,具有保湿、美白、抗衰老、抗炎症、清洁以及护发等多种功能。例如,意大利的Erbasol公司从竹笋中提取得到α-羟基酸具有更新细胞、保持pH平衡的作用,被应用于保湿沐浴露的生产;日本NOEVIA公司从一种开花竹中获得的提取物可以有效抑制B16黑素细胞中酪氨酸酶的T3异构酶的生成,将其应用于新型美白化妆品的开发。国内则由浙江安吉的圣氏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开发出的竹叶黄酮产品,可作为天然生物抗氧化剂应用于医药、保健和化妆品等多种行业中。

目前对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 Keng(Keng)f.(Gramineae))的研究相对较少。苦竹笋在中药记载中具有清热,除湿,明日,治疗目痛,口疮,汤火伤等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中草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从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 Keng(Keng)f.(Gramineae)),特别是苦竹笋中制备的提取物中,主要有效成分是Taxiphyllin,2R-β-D-吡喃葡萄糖基-2-对羟基苯乙腈,分子式为C14H17NO7(分子量为311),可占提取物的98%以上,结构为:

将本发明所述提取物分离提纯可得到白色针晶(氯仿-甲醇),溶于水、甲醇。在预制硅胶板上点样展开,用碘显色,斑点颜色由黄色逐渐变成绿色,再变成蓝色,且于空气中放置,颜色并不消失;当展开剂为氯仿-甲醇(2∶1);乙酸乙酯-甲醇(1∶3)苯-甲醇(2∶1)时,Rf值分别为0.56、0.17、0.42。经过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高分辨电子轰击质谱(HREI-MS),13C NMR和1H NMR等数据表明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4H17NO7。元素分析显示,该化合物含有一个腈基。1H-NMR(400MHZ,二甲亚砜-d6)显示,该化合物存在一对位取代的苯环结构(δ7.32和δ6.82,J=8.6Hz,4H)和一个羟基(δ9.84,δ5.23,δ5.05,δ4.98和δ4.55,5H)。1H-NMR氢谱数据和已发表的Cyanogenic glucoside taxiphyllin数据一致。13C-NMR碳谱数据如表1所示。

表1苦竹提取物的13C-NMR碳谱数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27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