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印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12649.2 | 申请日: | 2007-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7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 发明(设计)人: | 坂下武司;畑山耕治;井上知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 主分类号: | G03G15/01 | 分类号: | G03G15/01;G03G15/16;G03G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静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图像 形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中间转印带将形成在图像承载旋转元件上的调色图像转印到转印介质的转印设备。
背景技术
已经提出四重串联型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在这种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四个感光鼓位于单平面上的一行,每个感光鼓作为图像承载旋转元件承载对应于黑、青、紫和黄色中每一个的特定颜色的调色图像。对应于每个感光鼓的主转印辊将显影单元在感光鼓上形成的彼此重叠(使用胶印法)的调色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的表面。次转印辊接下来将作为重叠过程的结果获得的调色图像转印到转印介质上。然后,定影设备通过施加热和压力将调色图像定影在转印介质上。从而获得彩色图像。
在具有单彩色模式(例如单色模式)和全色模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尽可能地保护感光鼓和中间转印带不受机械磨损,当选择了单色模式时,附着/分离机构将对应于青、紫和黄色感光鼓的三个主转印辊,即除了在单色模式使用的黑色感光鼓之外的感光鼓,从中间转印带分离。在附着/分离机构中,例如,连接元件的一端以轴为轴心转动,从而连接元件以枢轴线为支撑点旋转,并且主转印辊位于连接元件上。
然而,当包括在单色模式中使用的感光鼓的所有感光鼓都位于单平面的一行时,将三个主转印辊从中间转印带分离所需的距离(或当设置了全色模式时将三个主转印辊附着到中间转印带所需的距离)变大。
下面参考图7详细描述上述问题。用于紫色的主转印辊C2位于沿中间转印带的移动方向(即图7中箭头所指方向)距最上游第三的位置,C2移动距离E以从中间转印带上分离。然而,位于最上游的用于黄色的主转印辊Y2移动距离E’,E’大概是距离E的三倍。这就是当图像形成装置在单色模式和全色模式之间切换时其在准备好能够转印之前需要长时间的原因,并且很难缩小驱动电动机的大小,驱动电动机驱动附着/分离机构以将主转印辊附着到中间转印带或从中间转印带分离。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日本专利申请第2002-62776号揭示了一种转印设备,其中如图8所示,单色模式中使用的用于黑色的感光鼓Bk1比全色模式中使用的其它三个感光鼓C1、M1和Y1距离中间转印带近。换句话说,用于黑色的感光鼓Bk1的旋转轴(图8中以实线指示的平面B)位于比较靠近中间转印带的位置,并偏离用于彩色的其它感光鼓C1、M1和Y1的旋转轴所在的平面(图8中以虚线指示的平面A)。根据上述技术,将主转印辊从中间转印带分离所需的最大距离是E”,这比图6所示的距离E’要小很多。
然而,日本专利申请第2002-62776号揭示的技术仍然存在一个问题,其中根据对应于彩色模式中使用的三个感光鼓的主转印辊是否从中间转印带上分离,和单色模式中使用的感光鼓接触的中间转印带部分的宽度发生变化。更具体地,如图9所示,当选择了全色模式时,即当主转印辊C2、M2和Y2和中间转印带接触并且和全色模式中使用的感光鼓C1、M1和Y1相对时,指示和中间转印带接触的用于黑色的感光鼓Bk1的部分的宽度的接触角度是θ1,如图9中实线所示。当选择了单色模式时,并且相对于全色模式中使用的感光鼓C1、M1和Y1的主转印辊C2、M2和Y2从中间转印带上分离时,接触角度是θ2,如图9中虚线所示。这意味着和感光鼓Bk1接触的中间转印带部分的宽度发生变化(θ1>θ2)。结果是,由于根据选择了哪个模式,将图像从设置在单色模式中使用的感光鼓Bk1转印到中间转印带的条件发生变化,所以图像质量也会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通过向图像承载旋转元件施加偏压将形成在多个图像承载旋转元件中的每个上面的图像转印到转印带上的转印设备,图像承载旋转元件包括位于沿转印带移动方向最上游的第一图像承载旋转元件,转印设备包括对应于每个图像承载旋转元件的偏压施加旋转元件,每个偏压施加旋转元件位于和对应的图像承载旋转元件相对的位置,转印带位于偏压施加旋转元件和对应的图像承载旋转元件之间,且偏压施加旋转元件用于向转印带施加偏压从而将在对应的图像承载旋转元件上形成的图像转印到转印带上,其中设置第一图像承载旋转元件使得第一图像承载旋转元件的旋转轴更靠近转印带并偏离其它图像承载旋转元件的旋转轴所在的线,和每个偏压施加旋转元件沿转印带移动方向偏离的位于相应图像承载旋转元件的下游,每个偏压施加旋转元件的旋转轴和对应的图像承载旋转元件的旋转轴所处的线垂至于转印带的移动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上述转印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26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