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生物燃料油及配制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12322.5 | 申请日: | 2007-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9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泰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泰春 |
| 主分类号: | C10G3/00 | 分类号: | C10G3/00;C10L1/18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2023广东省韶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生物 燃料油 配制 方法 | ||
所属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型燃料,具体涉及一种以柑桔油为原料的生物燃 料油及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目前,随着社会发展进步,能源消 耗更大。由于化石燃料逐渐枯竭,而且化石燃料受国际局势、地区冲 突影响,供应日趋紧张。而我国石油储量只占世界储量的1.7%,严 重威胁到我国的能源安全.为了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促进国家经 济可持续发展;国家非常重视生物燃料的研究与发展,将可再生能源 纳入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有利于我国后石油时代的能源革命。
生物燃料油是由动、植物油加入甲醇(乙醇),经一定的工艺 条件下加工成的燃料油。目前,大多数国家都采用大豆、菜籽等油 料生产生物燃油。这又造成新的矛盾,出现与粮食争地的局面。由 于我国人多耕地少,为了解决生物燃料油的原料资源问题,国家非 常重视木本油料植物的研究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根据上述不足之处,而研制一种以柑桔油为原料的 生物燃料油及配制方法;柑桔油是以芸香科柑桔属柠檬、柚、橙、 柑、桔等植物的果皮、果核、根、枝叶等为原料提取的毛油;经过 滤水分、杂质,提取色素等物质后,得到的油料。
本人经长期观察和实践,发现挤压收集到的柑桔油可直接点火 燃烧。芸香科柑桔属柠檬、柚、橙、柑、桔等是果类经济作物;全 世界有很多国家栽培,容易规模化种植形成产业。其产量居所有水 果之首,其果肉可以榨汁或制取酒精。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柑桔属 果类生产国之一,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产量居世界第三。其果实 鲜食和加工下脚料的数量约占产量的20%以上,除了水分、纤维 素、木质素外,还含有丰富的植物香精油、色素、果胶、柠檬烯 等。是一种可以更新的、能充分利用的生物资源,在中国大部分未 得到利用而被废弃,造成很大的浪费,而且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如果将这一资源加以综合利用,就会变废为宝,大大提高柑桔属果 类产业的经济效益。由于柑桔属果类可以在荒坡山地种植,不侵占 有限的粮食耕地为生物柴油生产提供“原料油”,对实现能源的可持 续发展及循环经济理念的落实有着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本发明研制一种以柑桔油为原料的生物燃料油及配制方法,柑 桔油是以芸香科柑桔属柠檬、柚、橙、柑、桔等植物的果皮、果 核、根、枝叶等为原料提取的毛油,主要含95%柠檬烯、是一种 萜,分子式C10H16,是比水轻的无色液体;有香气,具挥发性,不溶 于水,溶于甲醇(乙醇),可直接点火燃烧。按重量百分比:柑桔 油50%-80%、甲醇(乙醇)20%-50%配制生物燃料油。
实施例一:
称取30毫升的无水乙醇加入到70毫升的柑桔油,混合均匀制 成100毫升的一型生物燃料油。
实施例二:
称取50毫升的纯度90%甲醇加入到50毫升的柑桔油,混合均 匀制成100毫升的二型生物燃料油。
本发明以柑桔油为原料的生物燃料油有如下优点:
(1)柑桔油是以芸香科柑桔属柠檬、柚、橙、柑、桔等植物的 果皮、果核、根、枝叶等为原料提取的毛油,主要含95%柠檬烯、 是一种萜,分子式C10H16,是比水轻的无色液体;有香气,具挥发性,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可直接点火燃烧。
(2)本技术是获得原料油的一种新用途和新的加工方法,并 形成生物燃料油循环经济产业链,由于本技术所用的原料是水果的 废弃物、下脚料,突破国内外现有生物柴油的生产模式,改变了国 内外采用菜籽油、大豆油、地沟油等油脂为原料的生产新途径。其 规模化开发利用对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 长远发展意义,这也是本技术的最大贡献。
(3)本技术是获得木本植物油的一种新途径和新的加工方 法,柑桔油是可再生能源具有可再性能,可供应量不会枯竭,能替 代石化燃料。柑桔属果类是长绿木本植物,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 碳,有利改善生态环境。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显然 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 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泰春,未经李泰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23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