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尿基复合肥的粘结造粒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1767.1 | 申请日: | 200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5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刚;张春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志刚;张春山 |
主分类号: | C05G5/00 | 分类号: | C05G5/00;C05C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5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粘结 工艺 | ||
1.一种用于尿基复混肥造粒用促进剂,其特征在于该物质为尿素与甲醛的反应生成物-脲醛树脂,是一种已经用于农业生产的缓释肥料,对环境不产生污染,适用于转鼓造粒与圆盘造粒工艺,尤其适用于生产高氮、高浓度复混肥。
2.权利要求1.所述尿基复合肥生产造粒用促进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利用尿素与甲醛按照实际生产的需要,在不同摩尔比、温度及PH值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脲醛树脂胶,控制生成物的活性期,利用脲醛树脂胶固化过程中,粘性增大,使之成为造粒过程中的粘结剂。
3.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肥生产造粒促进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根据生产需求,用NaOH溶液将浓度为25%~38%甲醛溶液的PH值调整至4.0~8.0之间,升温至50~90℃。
4.权利要求1.将按权利要求3所述,按尿素与甲醛的摩尔比为1∶1.7-2.5的比例,加入尿素(也可分两次加入)进行反应,将反应温度控制在50~95℃范围内反应0.5~2小时,将反应物的PH值在4.0~8.0之间。该反应在有搅拌及温度控制功能的反应釜内进行。
5.权利要求1.所述造粒用粘结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配制好的造粒促进剂的温度控制在50~100℃之间,用泵提压至0.2MPa以上,通过雾化喷头均匀的喷至造粒机入口与物料混合,或者直接加入到靠近造粒机入口的尿素溶液管线中,与尿素溶液混合后再进入造粒机,其次,促进剂利用物料中的固化剂(如尿素、硫酸铵、氯化铵、磷酸一铵等)进行固化反应,并在固化过程中形成有粘性的物质,促进造粒过程的进行,提高成粒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志刚;张春山,未经刘志刚;张春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176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气囊门部分的车辆用内部构件及其成形方法
- 下一篇: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