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疮类疾病的新配方及其加工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11755.9 | 申请日: | 2007-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7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建华 |
| 主分类号: | A61K36/42 | 分类号: | A61K36/42;A61K9/06;A61K9/70;A61P17/02;A61K35/64;A61K33/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12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疾病 配方 及其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药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疮类疾病的新配方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疮类疾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多发性疾病,且该类疾病涉及的表现种类较多。目前,治疗疮类部分疾病的常用之法:一是服用化学制剂的西药,因常有副作用,对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且治疗效果慢、疗程长、易复发;二是采用手术治疗,因其需要较高的医疗设备和条件,费用高,对病人创伤大,给病人造成较大痛苦,且往往留有疤痕,常常不易被人们广泛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疮类疾病的新配方及其加工工艺。应用本发明生产的膏药,克服了现有治疗疮类疾病所造成的上述技术之不足,不但对病人治疗效果快,无副作用,不复发,费用低,且治疗过程中,不会给病人造成痛苦,治愈后不易留有疤痕,易被人们广泛接受。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根据动、植物的特性,采用五种原料,分别是:芝麻油、国槐树上的新鲜细小树枝、木鳖子、彰丹、蜈蚣,对这五种原料经过科学配伍和熬制,加工成为治疗部分疮类疾病的膏药。
根据疮类疾病的表现不同,而确定每贴膏药的使用时间,一般情况下,使用时间为5至25天,使用时把膏药贴在病灶处即可。
本发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生产的膏药,经民间多年广泛试用,具有消肿散结、活血化淤、拔毒生肌、消炎止痛、舒筋通络的作用,能快速治愈腮腺炎、褥疮、外痔、囊肿、烧烫伤以及皮肤红伤和感染伤等部分疮类疾病。该药药效长,耐贮藏,使用范围广,老少皆宜,且没有发现对病人有任何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加工熬制每贴膏药,首先选用芝麻油100克,放入铁锅中,熬成熟芝麻油,再往锅中加入去皮的木鳖子7个和100克新鲜的剪成5公分左右的国槐细小树枝,用文火熬20分钟后,再把木鳖子和国槐树枝从锅内捞出,然后把两条经过焙干的蜈蚣碾成细粉放入锅内,再用文火熬10分钟,然后再把50克彰丹放入锅内,用文火熬10分钟,把锅内的药品进行冷却,使之成为便于包装使用的黑色的膏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建华,未经孙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17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