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11334.6 | 申请日: | 2007-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8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 发明(设计)人: | 菊池敦行;铃裹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5D17/04 | 分类号: | B25D17/04;B25D17/24;B25F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顾红霞;张天舒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工具,特别是涉及带有防振手柄的动力工具。
背景技术
在此之前,已经提出了带有防振手柄的动力工具。例如在JP-A-2005-74573中公开了一种动力工具,在该动力工具中,在手柄部分的一端与工具本体之间设置有弹性单元,并且,该手柄部分这样设置,即:其可以从工具本体侧朝向该一端的方向围绕另一端旋转。另外,已经公开了另一种动力工具,在该动力工具中设置有彼此连接的手柄部分和工具本体,并且在工具本体中容纳有动力电动机和往复运动转换部件,该往复运动转换部件用于将动力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往复运动。在工具本体的前端上安装有顶端工具,该顶端工具由往复运动转换部件的往复运动驱动。
手柄部分的一端位于上部,另一端位于下部。该一端与另一端分别连接于工具本体的后部。在该一端和工具本体之间设置有弹性单元。在另一端设置有轴,并且,该手柄部分这样设置,即:其可以从工具本体侧向该一端的方向围绕轴旋转。弹性单元包括第一弹性支撑部件、第二弹性支撑部件以及螺旋弹簧。第一弹性支撑部件固定于工具本体,并且形成第一凹槽和与该第一凹槽连通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二凹槽位于第一凹槽之后,第二凹槽的宽度小于第一凹槽的宽度,并且第二凹槽向第一弹性支撑部件的后方敞开。
第二弹性支撑部件固定于手柄部件的一端。第二弹性支撑部件包括棒状部分和半圆柱体部分。棒状部分从第二弹性支撑部件的后部向前延伸,并且穿过第二凹槽。半圆柱体部分设置于棒状部分的前端,半圆柱体部分的宽度大于第二凹槽的宽度,并且半圆柱体部分可相对于第一弹性支撑部件滑动地布置于第一凹槽中。螺旋弹簧布置于第一凹槽中,并且设置于第一弹性支撑部件和半圆柱体部分之间。手柄部分的一端由螺旋弹簧从工具本体侧向该一端的方向推动。
发明内容
在螺旋弹簧的初始负载(即,在非工作状态下施加于螺旋弹簧上的负载)较小时,上述动力工具可以吸收低频振动。因此,需要螺旋弹簧的初始负载较小。但是,在试图减少螺旋弹簧的初始负载(减少螺旋弹簧的自由长度)时,其精确度误差可以导致反冲。相反,在试图防止产生反冲时,将初始负载设定得较大是没有用的。因此,既然在初始状态下螺旋弹簧的初始负载终归是较大,那么就不能充分地吸收动力工具在低频振动区的振动,这样使得可使用性较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这样的动力工具,即:可以减少在初始状态下施加于弹性单元的初始负载,并且有效地吸收低频振动区的振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工具,包括:外壳;手柄,其具有连接于外壳后部的一端以及连接于外壳后部的另一端,该另一端所连接的后部不同于手柄的所述一端所连接的后部;弹性单元,其设置于外壳和手柄的所述一端之间;以及旋转推动单元,其设置于外壳和手柄的另一端之间并且给手柄推动力,通过该推动力使手柄围绕手柄的另一端旋转,以使手柄的所述一端朝向手柄的方向背离外壳。
动力工具可以包括止动器,该止动器设置于外壳和手柄的所述一端之间,并且将所述一端与外壳之间的间距限制在给定的距离以上。
另外,旋转推动单元可以具有非线性特性。
另外,旋转推动单元可以围绕手柄的旋转中心布置。
另外,旋转推动单元可以包括:外框架,其限定内部空间;轴,其穿过内部空间,并且手柄围绕轴旋转;旋转部件,其在内部空间中固定于轴上,并且可以与轴一起旋转;以及多个弹性体,其在内部空间中设置于外框架和旋转部件之间。
另外,旋转推动单元可以是Neidhart弹簧。
另外,旋转推动单元可以通过多个弹性体的滚动摩擦给手柄推动力。
另外,动力工具可以包括:电动机,其容纳于外壳中;往复运动转换部件,其将电动机的旋转转换成往复运动;以及顶端工具,其安装于外壳的前端侧,并且由所述往复运动转换部件的往复运动驱动;并且往复运动转换部件包括:气缸;活塞,其可滑动地设置于气缸的内周;运动转换部件,其将电动机的旋转驱动力转换成活塞的往复运动;以及打击器,其由活塞的往复运动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工机株式会社,未经日立工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13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板处理方法和基板处理装置
- 下一篇:显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