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物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1153.3 | 申请日: | 200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2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军;贾清;赵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振军;贾清;赵博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K9/20;A61K9/48;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0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恶性肿瘤 药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备一种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包括大黄、黄连、姜黄,金钱草、泽泻,莪术。该药物组合物可以是片剂、丸剂、胶囊、粉剂、粒剂、注射剂和/或口服液。
发明背景:
恶性肿瘤是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20世纪后期,学术界证实: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伴有体内铜锌含量的异常。病例对照研究显示:与正常人和非恶性肿瘤患者相比较,恶性肿瘤患者体内铜水平显著增高,而锌水平显著降低,铜锌比例增高。在临床实践中,测定血清铜锌含量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但由于没有明确铜锌含量的异常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2000年之前,本领域学术界还没有将影响铜锌含量的药物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和/或预防中。
在临床实践中,抗铜药物用于治疗一种铜代谢异常的非恶性肿瘤疾病——肝豆状核变性,而没有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和预防的报道。2000年,美国学者通过动物模型发现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抗铜药物Tetrathiomolybdate(TM)可以抑制新生血管生成过程,该项研究引起了本领域学术界的关注。该项研究提示,抗铜药物可能通过抑制恶性肿瘤的新生血管生成达到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
本领域的研究已经证实,恶性肿瘤自身必须具备启动和促进新生血管生成的能力,以满足自身的新陈代谢和营养物质供应的需要。如果没有血管生成,原发肿瘤的生长不会超过1~2mm,也不会出现浸润和转移。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与阻断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还可阻断肿瘤的发生和阻止癌前病变向癌的恶性转变。不仅实体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依赖新生血管生成,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恶性淋巴瘤、淋巴细胞白血病等)的生长和转移也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肿瘤的生长、转移、复发、预后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以肿瘤的血管生成为靶点,开发血管生成抑制剂,是近20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血管生成抑制剂不但可用于大多数实体肿瘤的治疗,还可用于癌的预防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恶性肿瘤血管生成与多种血管生成促进因子相关,血管生成抑制剂多靶向于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及其受体,或者其协同因子。
自2000年开始一系列最新的研究表明,铜是大多数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具体的讲,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FGF)、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合成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因此,抗铜药物可以抑制血管生成促进因子的合成,从而抑制恶性肿瘤的血管生成,进而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
发明人依据上述理论,完成了本发明。发明人通过实施例2在细胞水平证实本发明所涉及的药物组合物可以有效地降低恶性肿瘤细胞铜含量,增加锌水平,降低铜/锌比例;通过实施例3证实本发明所涉及的药物组合物可以有效地抑制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管形成能力;通过实施例4在动物体内水平证实本发明所涉及的药物组合物可以有效地抑制恶性肿瘤的生长和血管生成;通过实施例5证实本发明所涉及的药物组合物可以有效地增加恶性肿瘤患者铜的排泄,降低恶性肿瘤患者血清铜水平,增加血清锌水平,降低血清铜锌比例,有效地抑制恶性肿瘤血管生成过程,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
发明概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和/或预防恶性肿瘤的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主要成分包含大黄、黄连、姜黄、金钱草、泽泻、莪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主要成分包含大黄、黄连、姜黄、金钱草、泽泻、莪术的药物组合物在治疗和/或预防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本发明制备的药物可制成片剂、丸剂、胶囊粉剂、粒剂、口服液、膏剂、霜剂、注射剂等多种剂型。上述各种剂型的药物均可按照药学领域的常规方法制备。优选是片剂、丸剂、胶囊、粉剂、粒剂,更优选是片剂、丸剂、胶囊。
所述药物组合物中还可加入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载体包括药学领域常规的稀释剂、填充剂、赋形剂、粘合剂、湿润剂、崩释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吸附载体、 润滑剂、防腐剂等,必要时加入香味剂、甜味剂等。
所述组合物的给药途径可以是口服给药、肌肉内给药、静脉内给药、经皮给药。优选是口服给药。
所述的大黄是指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及其制备的大黄生药、生粉、饮片、大黄粗提取物、大黄素提取物、大黄酸提取物等任何形式的原料药物。优选为大黄粗提取物、大黄素提取物、大黄酸提取物,更优选为大黄素提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振军;贾清;赵博,未经王振军;贾清;赵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11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