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钙-铁合金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0483.0 | 申请日: | 200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4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于跃华;梁宇蕾;侯作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贺兰山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6 | 分类号: | C21C7/06;C22C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成兴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753000宁夏回族自***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合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硅—钙—铁合金,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特别适用于钢脱氧的硅—钙—铁合金。
背景技术
硅—钙—合金因其优良的脱氧能力一直被用作炼钢脱氧剂,尤其在冶炼优质钢时,该合金几乎是不可或缺的。为保证及提高硅—钙—合金的脱氧能力,各种技术标准对钙—硅合金中的硅、钙的含量,特别是对钙的含量作了严格的规定,但对于其中铁的含量却未作任何限制。自硅—钙—合金问世以来的后续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生产钙含量更高的硅—钙—合金,因为业内普遍认为硅—钙—合金中钙的含量越高,则其脱氧能力就越强。但事实并非如此,使用含钙高的硅—钙—合金并不一定能够得到理想的脱氧效果,究其原因在于,含钙高的硅—钙—合金的比重较小(2.4g/cm3)。脱氧时将此硅—钙—合金加于钢水中时,它容易上浮,结果部分硅—钙—合金飘浮在钢液面上,致使其中的钙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燃烧。这部分钙实际上没有起到脱氧剂的作用。鉴于这种情况,本技术领域一直期待着出现比重大的新型的硅—钙合金。
发明内容
为消除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硅—钙—铁合金,它含有:Si:40-45%、Ca:10-15%、Fe:40-45%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的硅—钙—铁合金中的钙含量比现有的硅—钙合金中的钙含量明显降低,但这样的钙含量已经足以保证使钢良好地脱氧;
上述合金中所含的40-45%的硅进一步增强所述的钙的脱氧能力;
在本发明的合金中,铁被确定为必要组分。将铁的含量确定为40-45%为的是提高该合金的比重到4g/cm3以上,以使其在被加于钢水中后不致过快上浮,而是较长时间地留在钢水中而不是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这样就可以提高钙的利用率。
本发明的硅—钙—铁合金可用常规的矿热炉法冶炼,但要增加炉料中钢屑的用量,同时减少石灰的用量,这样就可以降低该合金中的钙含量,增加其中的铁含量。具体的配料方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的常识,故在本发明中不再赘述。
上述合金也可用感应炉生产,即用感应炉将常规的硅—钙合金熔化后再配加适量的废钢即可。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主要原材料为:硅石、钢屑、白灰、兰碳、废钢其比例为:200∶35∶55∶145∶60。将硅石、钢屑、白灰、兰碳混合后加入矿热炉中进行常规冶炼。出铁后将废钢加入铁水包,熔化后得到成分如下的合金:Si:42.5%、Ca:11.2%、Fe:44.1%,其比重为4.3g/cm3。
实施例2
将得于实施例1的合金用于900A钢脱氧。钢水量为100吨,该合金的用量为80公斤。在脱氧过程中,在钢包中的液面上未见钙燃烧的火花及氧化钙的白色烟雾。脱氧后钢中T[O]为18PPm。
对比例1
以与实施例相同的条件使钢脱氧,但使用的脱氧合金的成分为:
Si:63%、Ca:32%,Fe:4.8%;比重2.38g/cm3。
在脱氧过程中,于钢包中液面上见到钙燃烧产生的火花和烟雾。脱氧后钢T[O]为(25)P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贺兰山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宁夏贺兰山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04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