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维竹质蜂窝复合材料及其成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0458.2 | 申请日: | 200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8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陶春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春有 |
主分类号: | B27M1/08 | 分类号: | B27M1/08;B27G11/00;B31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4602黑龙江省七台***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维 蜂窝 复合材料 及其 成型 方法 | ||
1本发明多维竹质蜂窝复合材料及其成型方法,其特征是:把经过刨切、 旋切、劈切等加工得到的竹片作定宽切割成竹片条;用柔性纤维与竹片条 织造或非织造配合制成竹织物;根据竹片条的方向分为纬向竹织物和经向 竹织物;再根据竹织物各向异性的特点采用不同的上胶、切断、叠合、切 条、按需再拼接等工艺方式,使竹质纤维条处于顺纹竖立状态,柔性纤维 永远处于受拉力状态,这就形成了主要的制芯工艺有连续竹玻布条叠合式、 缠绕式、层叠式、连续竹玻布芯条对接式等,所得产品有单元式蜂窝芯和 连续式蜂窝芯;用经纬竹玻织物与单元式蜂窝芯和连续式蜂窝芯复合,就 得单元式、连续式、卷制式和缠绕式等几大类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竹质蜂窝复合材料及其成型方法,其特征 是:其特征是:把竹片条作等长切割成为竹纬条;把等宽有限长竹片条经 对接、指接、打坡口搭接、衬布、衬纸等胶接或机械联接成无限长作为竹 经条;单条或多条竹经条、竹纬条宽度应适合蜂窝单边宽度;竹片条可部 分或全部被木片条取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竹质蜂窝复合材料及其成型方法,其特征 是:柔性纤维可以是无机纤维、有机纤维、人造纤维、天然植物纤维等所 有可使用纤维。下面以选用玻璃纤维为例叙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竹质蜂窝复合材料及其成型方法,其特征 是:上胶方式是可手工也可以机械自动上胶;即可以是喷胶也可以是涂胶; 应用纬向竹玻布制取蜂窝芯采用横向(纬向)上胶;竹玻布制取蜂窝芯采 用纵向(径向)上胶;纬向竹玻布喷胶时喷枪相对横向运动,涂胶时用纵 向沟槽胶辊;竹玻布喷胶时喷枪不动,涂胶时用横向沟槽胶辊;用竹织物 制取竹蜂窝芯,依所用柔性纤维种类、蒙皮用胶特点来确定所用胶黏剂, 玻璃纤维可选用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酚醛树脂、改性酚醛树脂、 有机硅树脂及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热熔胶、聚醋酸乙烯酯胶和聚乙烯醇 缩丁醛胶等等,具备加热条件可以使用尿醛树脂、酚醛树脂等热固化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竹质蜂窝复合材料及其成型方法,其特征 是:单元式竹玻布芯采用层叠式是①、单层竹玻布式:将上胶的单层竹玻 布层叠起来形成竹玻布芯块,再经切布机切成芯条;②、多层竹玻布式: 将2层、4层、6层等竹玻布上胶复合后再切断层叠起来,形成竹玻布芯 块,再经切布机切成芯条,最后按使用长度要求粘接多条芯条,按使用宽 度要求对接芯条。
连续竹玻布条叠合是把维向竹玻布的宽度织成与竹玻蜂窝芯厚度相等, 按需用多条施胶层叠制取连续竹玻布蜂窝芯;也可把宽幅纬向竹玻布切成 纵向竹玻布条,经手工或自动施胶拼粘起来形成连续竹玻蜂窝芯,可根据 对竹片条厚度要求情况来确定采用4层、6层、8层等竹玻布上胶复合后 再切成纵向连续的叠层竹玻布蜂窝条,在把多条薄竹玻布蜂窝条拼粘起来 就能形成所需厚度的连续的竹玻布蜂窝芯。连续竹玻布芯条对接式:将4 层、6层、8层等竹玻布上胶复合后再切成横向芯条拼粘起来形成连续的竹 玻布蜂窝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竹质蜂窝复合材料及其成型方法,其特征 是:竹质蜂窝芯经拉伸定型采用以下几种方式①、限宽拉伸:利用宽度 限制,将竹芯条拉开。特点是易于实现,横向受力不均匀,适用于单机作 业。
②、差速拉伸:利用速度差,将竹芯条拉开。有牵引辊+阻尼辊式; 牵引辊+阻尼板式和级差组合式。特点:速差要可调节,适用于机组作 业和生产线。
③、差速和限宽相结合式:适用于竹蜂窝芯条需对接的生产线。
④、横向拉伸:将竹蜂窝芯条沿横向拉开,特点是拉伸过程中竹玻布条 速度是变化的,适用于连续竹玻布条式生产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竹质蜂窝复合材料及其成型方法,其特征 是:单元式竹质蜂窝复合材料成型:用一块或多块竹织物与单元竹质蜂窝 芯裹复放入不同的磨具内可制成不同形状的许多种产品。并根据所宣胶凝 剂特性来确定是否应加热。该工艺可大量成型单元式蜂窝板,托盘,家具 部件,船体,集装箱板,车厢板等等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春有,未经陶春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045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