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硅纳米线围栅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0401.2 | 申请日: | 200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0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周发龙;吴大可;黄如;诸葛菁;田豫;张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贾晓玲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线围栅 场效应 晶体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双硅纳米线围栅场效应晶体管,基于体硅衬底,沟道是完全相同的剖面结构为圆形的双硅纳米线,双硅纳米线被栅氧和多晶硅栅围绕,形成围栅结构,源和漏都与体硅衬底相连,其特征在于:在沟道的正下方和体硅衬底之间有一层厚的二氧化硅绝缘层,形成沟道在绝缘层上的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硅纳米线围栅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硅纳米线的直径≤10n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硅纳米线围栅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源和漏的结深大于双硅纳米线的直径,为30~50n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硅纳米线围栅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沟道正下方和体硅衬底之间的二氧化硅绝缘层,其厚度为200~300nm。
5、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硅纳米线围栅场效应晶体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体硅衬底上,淀积二氧化硅和氮化硅,有源区版光刻,刻蚀氮化硅和二氧化硅,形成双层硬掩膜;
2)刻蚀场区的硅,刻蚀的尺寸自对准定义了双硅纳米线的剖面结构的高度H;淀积二氧化硅,刻蚀二氧化硅形成侧墙,以保护沟道;
3)再次刻蚀场区的硅,形成浅槽;各向同性刻蚀硅,使得沟道正下方的硅被刻空;
4)去掉二氧化硅侧墙,湿法腐蚀氮化硅;氮化硅的横向腐蚀尺寸自对准定义了双硅纳米线的剖面结构的宽度W;对于圆形的双硅纳米线,高度H和宽度W相等;
5)淀积二氧化硅,平坦化,形成浅槽隔离;同时形成沟道在绝缘层上的结构,而源和漏仍然与体硅衬底相连;
6)淀积氮化硅层,栅版光刻;栅版与上述步骤4)中氮化硅横向腐蚀的位置的覆盖,自对准定义双硅纳米线的位置;刻蚀两层氮化硅;
7)刻蚀二氧化硅,再刻蚀硅,自对准形成在绝缘层上的双硅纳米线;
8)湿法腐蚀二氧化硅,使得双硅纳米线悬空;采用优化工艺,使得双硅纳米线变圆、减薄,干氧氧化形成栅氧;
9)淀积多晶硅作为栅材料,掺杂并激活,平坦化,形成多晶硅栅,栅氧和多晶硅栅都围绕双硅纳米线,形成围栅结构;
10)去氮化硅,掺杂形成n+源和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有源区版的沟道区的宽度为50~80nm。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度H和宽度W都为15~20nm。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场区的硅的刻蚀尺寸为250~350nm,即为浅槽的深度;各向同性刻蚀硅为30~50nm。
9、如权利要求5或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中,淀积二氧化硅的厚度为350~5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04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木材仿真木纹表面硬化处理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制碱用的结晶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