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D类放大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10073.6 | 申请日: | 200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0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泰利·罗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F3/217 | 分类号: | H03F3/21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葛宝成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大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D类放大器电路,特别涉及一种其内部电路可调制循环电流以减少信号失真的D类放大器电路。
背景技术
D类放大器的载波频率(carrier frequency),即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产生器的工作周期,一般是介于200kHz至2MHz之间。在最高输出功率下,整个周期内信号为高电平;在50%的最高输出功率下,信号有半周期的时间为高电平,且电平随所需音量(audio level)呈线性递减。因输出功率正比于输出脉冲宽度,故信号的失真程度也正比于误差大小,该误差大小是有效脉冲宽度与所需脉冲宽度相较下的误差大小。对于大信号的情形时,虽然误差较小,但小输入信号的情形时,误差便较大。以D类放大器所使用的传统CMOS工艺来说,最小可输出至约50±10纳秒的脉冲宽度。
另,因人耳听觉具有相当大的动态范围,若欲听到未失真的输出信号,总误差信号比(即所谓的总谐波失真加噪讯值(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Plus Noise,THD+N))需达到约-60dB。而脉冲宽度调制系统的最大脉冲宽度与最小脉冲宽度需具有1000∶1以上的线性比例才能达到上述表现,例如前者为2微秒时,后者需小至2纳秒。但如前所述,目前的工艺能力仅提供约50纳秒的最小脉冲宽度显然无法达到就人耳听觉的不失真标准。在一般的D类放大器中,未修正的大信号失真约在-35dB至-45dB之间,但失真率亦随着信号电平降低而迅速升高。目前已发展出数种技术来试图线性化输出级电路,以便减少失真并改善小信号的表现。三种主要的误差修正技术如下:
(a)从D类输出级馈至输入积分器的反馈技术;
(b)隐修正脉冲(dummy correction pulses)技术(例如:输出51纳秒的正脉冲及50纳秒的负脉冲而产生1纳秒的有效输出脉冲);以及
(c)搭配反馈的积分三角式(Sigma-Delta)噪声整形(noise shaping)技术。
对输出级进行噪声整形以便使用较宽的脉冲时,信号中的误差分量遂可藉由噪声整形技术移至可闻频带(audible frequency band)以上。噪声重整技术一般能对信号的线性范围产生约20dB的改善幅度,优于仅利用脉冲宽度调制系统本身所能达到的改善幅度,且大信号的失真分量也可调整至介于-50dB至-60dB之间。
在由美国专利号第6,211,728号所揭露的脉冲宽度调制系统中,当系统处于第三及第四操作模式(state of operation)时,导通周期的脉冲宽度正比于信号强度,而关闭周期(Off period)中滤波电感器内部由导通脉冲所感应出的电流可在H型桥式电路的NMOS元件或PMOS元件其中一做循环,即分别为现有的低侧或高侧循环(Low/High side circulation)。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D类放大器电路。
本发明揭露一种D类放大器电路,包含有第一及第二控制电路、负载以及第一至第六开关元件。第一至第六开关元件耦接负载。第一及第二控制电路分别用以提供第一及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第一及第二开关元件各具有耦接第一电压电平的一第一端、耦接负载的一第二端及耦接第一控制电路的一控制端。第三及第四开关元件各具有耦接第二电压电平的一第一端、耦接负载的一第二端及耦接第一控制电路的一控制端。第五及第六开关元件各具有耦接参考电压电平的一第一端、耦接负载的一第二端及耦接第二控制电路的一控制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D类放大器电路100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D类放大器电路200的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0、200D类放大器电路
110D类放大器
112第一控制电路
115负载
120、130调制电路
122、132第二控制电路
MN1-MN4、MP1-MP4晶体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00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曲线锯
- 下一篇:用于分析两张成像图像的方法以及医学成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