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经编机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09903.3 | 申请日: | 2007-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6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R·肯珀;M·莱因韦伯;H·利布;H·克莱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7/00 | 分类号: | D04B2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若;刘华联 |
地址: | 德国奥***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经编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编机,它具有一机座,至少一个轴向延伸的、用于成圈工具杆的支承轴,该支承轴可旋转地进行支承,并在轴向方向上相对于机体固定住,还具有一提花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在一经编机里制造针织物,必须使各个成圈工具以一定的关系相互相对运动。例如必须使固定在一梳栉上的梳栉针既可以通过布置在织针之间的针间空隙运动,又可以平行于一其中设有织针的线进行运动。对于后面所述的运动,通过提花装置使梳栉在轴向方向上来回运动。对于梳栉针在织针之间穿过的运动来说,使支承轴旋转一种小的角度。因为梳栉通过成圈工具杆固定在支承轴上,因此就使它相应地摆动。
所述成圈工具对应于所要制造的针织品的细度相互具有一种相对较小的间距。为了阻止在针织时发生成圈工具的碰撞,因此必需使成圈工具能够相应准确地定位。这也还有以下先决条件:支承轴在轴向方向上可以尽可能准确地进行定位。
因此已知的经编机的结构应保证在机器框架上或机体上以一定的间距设置有多个轴支承壁,所述支承轴就可旋转地支承在这些支承壁里。在机体的一轴向端部上设有一提花装置,经常设置在右侧。在提花装置和相邻的轴支承壁之间有一侧壁。该侧壁同样也与机体连接,并且通过一轴端将相邻的轴支承壁固定住。提花装置支承在侧壁的另一侧上、并支承在机体的一延长部分上。
支承轴的轴向位置固定由于轴的止动装置而引起。所述轴的止动装置相对来说构造比较复杂,因为它们为了实现支承轴的轴向定位必须设有一调整装置。轴的止动装置支承在相邻于侧壁的中间壁上,该中间壁又支承在侧壁上。对此备选地可以使相应的轴止动装置也直接支承在侧壁上。
在这种设计方案中所得出的一种缺点在于:由于在提花装置和支承轴之间各种不同的耦合位置,在使各个构件相互之间相对定位时就产生了相对大的不精确性。除此之外可以发现安装费用加大了。同样修理的可能性受到了限制。一次修理与之相应地就决定了费用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使支承轴可以容易地轴向固定在小的结构空间上。
该任务在开头所述类型的经编机中通过如下方法来解决:支承轴在轴向方向上通过一止动装置支承在提花装置上。
提花装置是经编机的一种基本上对如下要求负责的构件:各个成圈工具、尤其是梳栉针在运行时占有什么位置。如果使支承轴直接支承在提花装置上,那么就可以使提花装置不仅在运行时用于各个成圈工具梳栉的运动,而且也作为用于支承轴的轴向定位的参照点。这减小了以下风险:由于在各个不同构件之间连接时的不精确性而出现误差。除此之外可以放弃所述以前在经编机中一直存在的位于提花装置和支承轴之间的侧壁。因此就节省了结构空间。也相应降低了重量。提花装置和支承轴之间的间距可以被缩短。同样也可以使位于提花装置和在轴向方向上要被驱动的梳栉之间的间距缩短,因此例如温度的影响不再会象以前那样干扰地明显见到。因为止动装置布置在支承轴的一轴向端部上,因此它原则上可以容易地进行交换,因此取消了对支承轴的支承的复杂的干预作用,以前该轴向定位也承受这种干预作用。经编机的构造被简化了,这既在制造时又在可能的修理时都大大减小了安装的费用。如果提花装置的位置在工作时应该变化的话,例如由于温度的影响,那么这种位置变化就直接作用于大多数参与针织过程的构件上,因此可能不会产生附加的误差源。
所述止动装置最好具有一可以在轴向方向上调整的长度。因此就可以将该止动装置也应用于相应支承轴的轴向位置的调整设定。这种调整则简单地按如下方法进行:使止动装置的长度改变。
所述止动装置在轴向方向上优选具有两个端部,它们可以相互反向地旋转。此时一端与支承轴连接,而另一端与提花装置连接。因为支承轴在经编机运行时只是旋转一种相对小的角度范围,其数量级为少数几度,因此这两个端部相互的相对可旋转性也局限于这个角度范围。一种这样小的可旋转性可以用简单的措施来实现。
此时特别有利的是:止动装置具有一扭转杆。该扭转杆将止动装置的两端相互连接起来。这两个端部的相互相对可旋转性就可以得到保证,而不必使零部件在摩擦作用下相对运动。更确切地说,扭转杆在支承轴旋转时相对于提花装置本身旋转,这在所考虑的小的角度范围时可以毫无困难。
此处优选地使扭转杆由一种弹簧材料、尤其是弹簧钢制成。扭转杆的尺寸大小则应该使得它允许支承轴实现所希望的旋转运动,而支承轴的轴向位置并不变化。
扭转杆优选地在支承轴的一中间轴线部位里作用在支承轴上。利用这种设计方案,扭转杆在针织过程中保持位置固定,也就是说它并不改变其位置。尽管如此它可以提供必要的轴向支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99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