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水透湿材料、薄膜及织品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09559.8 | 申请日: | 2007-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3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 发明(设计)人: | 龚丹诚;陈联泰;陈瑞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8G18/48 | 分类号: | C08G18/48;C08G18/42;C08J5/18;C08L75/08;C08L23/06;B32B5/24;B32B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封新琴;巫肖南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材料 薄膜 织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水透湿薄膜及包含此薄膜的织品。
背景技术
热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是一种高抗张强度且柔软的弹性体合成树脂,具有耐磨、耐低温、不龟裂、不易从被附着物表面脱落等特性。其加工不使用溶剂且具有可分解性,符合环保要求,用途广泛,尤其在纺织物及成衣加工贴合方面,相当实用。在薄膜加工方面,为了达到较低的厚度(<20μm)与较佳的均一性(精度±15%),通常采用吹膜(blown film)的加工方式。
由于聚氨酯表面的摩擦力大,在薄膜卷曲、拉平的过程中,常会遇到薄膜粘连(film blocking)的问题,致薄膜破损,严重影响良率。传统上,多利用添加技术解决此问题,然而,添加剂的用量过大,造成高成本且经常无法满足制程需求。另由于聚氨酯本身亦会吸收水气,遂在制造薄膜的过程中,免不了又会产生(die-build-up)的问题。
因此,如何有效解决制程薄膜粘连与die-build-up的问题,且能制作出兼具防水透湿功能的薄膜材料,是当今业界努力追求的目标。
目前,有关透湿性聚氨酯的专利,主要以导入亲水性官能基团至高分子结构中为出发点,配合各种可以增加水分穿透的手段,如添加吸水性的粉体或产生间隙孔洞等,或是以交联结构或刚硬芳香族来弥补亲水链段造成的机械强度不足,来达到高透湿性、可加工应用的目的。有关透湿防水聚氨酯的专利相当多,当中以外添加物或后段加工方式改性的文献占多数,反而纯粹的原料配方的专利较少见。
US-6790926公开了透湿性聚氨酯的配方及其薄膜制法与应用领域,其中在原料组成方面,除了使用高重量百分比的EO(环氧乙烷(ethylene oxide))链段的聚醚多元醇(polyether polyol)(含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4,4-二异氰酸二苯甲烷(4,4-methylene bisphenyl diisocyanate,MDI)、小分子链增长剂,并利用芳代脂肪族二元醇(araliphatic diol)(含苯环结构)来提高树脂的软化点、强度及降低薄膜粘性。
US-2004092696使用含有EO链段的聚醚反应中间体(两末端为OH官能团),配合作为链增长剂的芳香族二元醇(加强软硬段的相分离)合成聚氨酯,可使树脂具有较高的熔融温度、强度,并具有抗静电性。本专利亦指出高的熔点可使树脂进行熔融纺丝。该纤维成品具有高延伸率、透湿性、耐热性及可加工性。
US-2003195293则为透湿、水性聚氨酯的专利,其强调使用含侧链EO与含主链EO的多元醇合成聚氨酯,因为高分子结构本身已具有许多亲水EO链段,所以在水分散阶段并不需要添加乳化剂或胺类中和剂,故无溶剂、低分子挥发物的污染问题。此水性聚氨酯应用在创伤包覆材料、织物上具有良好的透湿性。此外,该配方可与其它高分子混用增加结构的强度。
JP-2000220076揭示的聚氨酯组成配方中,整体树脂含有至少20wt%以上的EO官能团,可应用于溶剂型聚氨酯的涂布。为了避免EO链段集中于多元醇软段上而造成强度下降,使用的二元醇链增长剂亦含有EO链段,属于聚氨酯硬段的结构,使得透湿基团分布更平均、强度较高。
DE-4442380利用两种或多种聚醚聚氨酯进行热熔融混合,其中一种必为含透湿性聚乙二醇的聚氨酯,其余则根据强度补强需求而选用,专利中还限定树脂整体的EO含量与聚醚聚氨酯的混合比例。聚酯聚氨酯因透湿性差,所以被排除在使用种类外。
DE-4339475由聚醚多元醇合成聚氨酯,其EO重量比在35~60wt%之间,且聚氨酯熔融流动指数需低于70,以方便加工涂布。小分子链增长剂的二元醇部分包括有醚与酯两类,然并未直接使用聚酯作为大分子的多元醇。
US-5254641以硬度为75A~92A、含聚乙二醇的聚氨酯与5~20wt%的聚醚-酰胺(polyether-amide)或聚醚-酯(polyether-ester)混合加工制作透湿膜,聚醚-酰胺或聚醚-酯的高强度可改善聚氨酯强度不足的问题。
US-5283112利用聚乙二醇及疏水性PDMS(含硅烷链的多元醇)作为聚氨酯合成原料,由于两者亲水性相差大,遂使相分离更完全、物性强度更佳。合成上使用溶剂,可应用于涂布成膜。其主要利用PDMS增加树脂的柔韧性并改善树脂与涂布基材的粘附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95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丝低温汽爆膨胀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卫生隔离式洗衣机的内门定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