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侧开门圆柱体电冰箱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09371.3 | 申请日: | 2007-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9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玉光 |
| 主分类号: | F25D23/00 | 分类号: | F25D23/00;F25D23/06;F25D1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25300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开门 圆柱体 电冰箱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电冰箱,尤其是一种侧开门圆柱体电冰箱。
二、背景技术
当前,人们应用的各种规格型号的电冰箱外壳体都是长方体结构,其内桶与外壳体形状相似。外壳体与内桶的结构形式制约了电冰柜内的蒸发器的结构只能采用蛇形盘管式、光管盘管式、单侧翅片式、翅片管式等几种形式,冷凝器也只能采用百叶窗式、钢丝式和内藏式等几种形式;所述的几种结构形式的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导流部分都存在弯角过多,弯角处近似直角的结构,致使制造工艺复杂、制冷剂流动阻力大等不足,导致电冰柜的制冷效果差,能量消耗大。
三、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工艺简单、能量消耗小、制冷效果好的侧开门圆柱体电冰箱。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电冰箱主要由外壳体、内桶、冰箱门、隔温层、隔板、蒸发器、冷凝器和压缩机组成;电冰箱的内桶形状为圆柱体,内桶的外侧面罩有隔温层,隔温层外侧面罩有外壳体,内桶顶部隔温层与外壳体之间装有涡卷型冷凝器;内桶的桶内横断面上安装有可放物品的多层隔板,隔板的下面紧贴隔板处装有涡卷型蒸发器;外壳体的侧面安装有冰箱门,外壳体底面上装有地轮,外壳体内底部固定有使制冷剂循环的压缩机,压缩机的侧面安装有气体干燥过滤器和毛细管;压缩机的排气口通过导流管与冷凝器的入口相连接,冷凝器的出口通过干燥过滤器、毛细管与蒸发器的入口相连接,蒸发器的出口通过导流管与压缩机的吸气口相连接。应用时,压缩机使制冷剂往复循环使电冰箱内的物品制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该电冰箱的冷凝器和蒸发器采用了涡卷型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导流部分弯角过多,弯角处近似直角的不足,大大的减少了制冷剂在运行过程中的阻力,缩短了制冷时间,改善了制冷效果,节省了电能,减轻了压缩机的运转负荷,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采用圆柱体结构的内桶简化了制造工艺,增大了冷藏、冷冻室的有效容积。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侧开门圆柱体电冰箱的纵剖视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侧开门圆柱体电冰箱的外形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侧开门圆柱体电冰箱的涡卷型蒸发器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侧开门圆柱体电冰箱的制冷循环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本发明侧开门圆柱体电冰箱主要由外壳体、内桶、冰箱门、隔温层、隔板、蒸发器、冷凝器和压缩机组成;电冰箱的内桶4形状为圆柱体,采用圆柱体结构的内桶简化制造工艺,增大了冷冻室的有效容积;内桶4的外侧面罩有隔温层3,隔温层3外侧面罩有外壳体1,内桶4顶部隔温层3与外壳体1之间装有涡卷型冷凝器2;内桶4的桶内横断面上安装有可放物品的多层隔板6,隔板6的下面紧贴隔板6处装有涡卷型蒸发器5;冷凝器和蒸发器采用涡卷型结构,减少了制冷剂在运行过程中的阻力,缩短了制冷时间,改善了制冷效果,节省了电能,减轻了压缩机的运转负荷,延长了使用寿命。外壳体1的侧面安装有与内桶相对应的冰箱门8,外壳体1底面上装有地轮7,外壳体1内底部固定有使制冷剂循环的压缩机12,压缩机12的侧面安装有气体干燥过滤器10和毛细管11。如图4所示,压缩机12的排气口通过导流管9与冷凝器2的入口相连接,冷凝器2的出口通过干燥过滤器10、毛细管11与蒸发器5的入口相连接,蒸发器5的出口通过导流管9与压缩机12的吸气口相连接。所述的内桶4由上桶4.1和下桶4.2构成,上桶4.1和下桶4.2的之间隔有横向隔温层13;图1、图2只给出了双门电冰箱的外形图和纵剖视结构图,若想制成三门电冰箱,只要在内桶内再加一层横向隔温层13,形成三个独力的内桶,就制成三温、三桶、三门式电冰箱;若想制成单门电冰箱,去掉横向隔温层13,形成一个内桶,就成为单温、单桶、单门式电冰箱;电冰箱的冷冻室内的隔板上可以放置形状与内桶相应的盛装物品的抽屉。图3只画出了涡卷型蒸发器5的结构涡卷型图,涡卷型冷凝器2的结构与蒸发器6的结构相同,只是尺寸不同,所以没有单独画出冷凝器2的结构图。该电冰箱的电路部分与现有技术所应用的电冰箱基本相同。应用时,压缩机使制冷剂往复循环使电冰箱内的物品制冷从而达到冷藏、冷冻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玉光,未经王玉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93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相乳液聚合物的合成工艺
- 下一篇:皮肤美白精华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