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头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08598.6 | 申请日: | 2007-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0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 发明(设计)人: | 堀口昌男;大坂稔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克莱克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11B5/187 | 分类号: | G11B5/187;G11B5/25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季向冈 |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磁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读卡器等中,对作为介质的磁卡进行信号读取等用的磁头。尤其涉及能防止通过不正当的方法对卡数据进行盗读的磁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由上述磁卡构成的信用卡的普及,利用该信用卡对购买的商品进行结算变得非常频繁。具体地说,将信用卡插入位于各店铺的店面的信用卡认证终端机的卡插入口,通过设于该信用卡认证终端机的读卡器读取客户信用卡的卡数据,在该信用卡的所有者输入密码后,进行查询、本人确认以及结算。
在这样的信用卡认证终端机上,在上述读卡器对卡数据进行读取时,用到如图7所示的磁头B。这样的磁头B是,在屏蔽盒22内装入由磁性材料构成的两个磁心23,这两个磁心23被对接,在对接处有间隙26形成,在该屏蔽盒22的磁记录介质滑动面设有开口部,磁心23上形成有上述间隙26的前端部面对该开口部,使信用卡在该前端部上滑动由此进行读取。
而且,这些磁心23的另一端分别被插入设在屏蔽盒22内的线圈架25的两侧,通过支持器24磁心23被支承固定于屏蔽盒22内。此外,在该屏蔽盒22内的空隙部分充填有环氧树脂,使与上述线圈架25上的线圈相连接的端子销27作为用于外部连接的端子从该屏蔽盒22的下面向下方突出。通常,在这两根端子销27上,安装有信号线的一端,使其与读出、写入控制电路相连。与此结构相同的磁头记载于专利文件1(日本特开2002-157702号公报)。
另一方面,近年来,利用伪造信用卡进行商务活动和使用卡数据在互联网上进行电子商务等,其付款由信用卡的正规持有者支付的犯罪行为不断发生,成为社会问题。伪造信用卡或在互联网上进行电子商务时所使用的卡数据是持恶意的非持卡人在设置于用信用卡进行商务活动地点的信用卡认证终端机上,不正当地从他人信用卡取得的个人信息。
卡数据是这样被不正当取得的。将上述信用卡认证终端机开封,在该信用卡认证终端机内的突出于磁头下面的作为外部连接用端子的端子销上,用焊接或夹子将其与另外设置的数据取得装置的端子连通,在进行正常结算时将经过端子销的卡数据存储在该数据取得装置内的存储器。当然,这样的行为是不允许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鉴于这些情况,提供一种这样的磁头,该磁头用于上述信用卡认证终端机,能对卡数据进行读取,并且读取的卡数据不会从该磁头导出的信号线被不正当地获取。
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磁头,在大致箱形的、一面开口的屏蔽盒内,设置卷绕了电线的线圈架,使一端从该线圈架突出的芯部件从与设于与所述开口部相对的面的透孔向屏蔽盒外面露出,设置与所述线圈架的线圈连接的用于外部连接的端子,将树脂充填至屏蔽盒内的空隙部分从而形成,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用于外部连接的端子设在屏蔽盒的内部的充填树脂内,在该用于外部连接的端子上连接柔性电路板的一端的信号线,将该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从所述开口部导出至外部。
技术方案2的发明,是一种磁头,在大致箱形的、一面开口的屏蔽盒内,设置卷绕了电线的线圈架,使一端从该线圈架突出的芯部件从与设于与所述开口部相对的面的透孔向屏蔽盒外面露出,设置与所述线圈架的线圈连接的用于外部连接的端子,将树脂充填至屏蔽盒内的空隙部分从而形成,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用于外部连接的端子设在线圈架两侧的凸缘上,与所述开口部的相反侧,所述芯部件从线圈架两侧的两侧伸出,
在该用于外部连接的端子上连接柔性电路板的一端的信号线,将该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从所述开口部导出。
技术方案3的发明,将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外周以保护层覆盖,所述保护层是由连接至断线检测电路的导线以极小的间隙贴满而成的。此外,技术方案4的发明,将所述柔性电路板制成三层结构,在具有所述信号线的层的上面和下面上分别设置保护层,所述保护层是以极小的间隙贴满与断线检测电路连接而成的。
通过技术方案1、2、3和4的各发明,由于在磁头的内侧设置用于外部连接的端子,在该处与柔性电路板连接,因而即使第三者想要从该磁头盗取卡数据,如果不将该磁头分解,则无法将数据取得装置的端子与用于外部连接的端子连接。因此,第三者以不正当的目的从该磁头取得卡数据是非常困难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克莱克株式会社,未经太克莱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85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波子宫内膜治疗仪
- 下一篇:生物氧化——焙烧——氰化提金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