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冷藏库的调节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08493.0 | 申请日: | 2007-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0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 发明(设计)人: | 朴龙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拉斯泰克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25D17/04 | 分类号: | F25D17/04;F25D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朦;方挺 |
| 地址: | 韩国庆***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冷藏库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藏库,更详细地说,涉及对将冷藏库内部产生的冷气传送到冷藏库内部的储藏空间进行控制的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冷藏库是在低温状态下保存各种饮品食物等的机器,将冷冻循环产生的冷气供给冷藏室或者冷冻室等储藏空间。
上述冷冻循环产生的冷气通过调节装置选择性地供给上述储藏空间。
在此,上述调节装置选择性地阻止上述冷气的流动、并选择性地将上述冷气供给上述储藏空间,设置成在冷气流动的冷气流路和储藏各种饮食物的储藏空间之间进行分隔的挡板。
通常,上述调节装置包括形成有冷气通过的通过孔的壳体和选择性地开闭上述通过孔的开闭部。
此时,上述开闭部主要采用利用挡板的旋转动作可以选择性地开闭上述通过孔的结构。
但是,根据以往技术的调节装置,由于上述挡板一直受到送出的冷气的影响,时常有结冰的可能。
换句话说,由于上述挡板由于冷气结冰,因而存在其动作不能顺利进行的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是通过在调节装置的外侧设置加热器来防止挡板的结冰。
但是,上述现有的加热器结构,在上述挡板的通过孔的开放动作状态时,存在不能防止上述挡板结冰的问题。也就是说,挡板在开放动作中处在位于壳体的内侧部位置的状态下,上述加热器的热量不能顺利传送到上述开闭部。
当然,也有通过在壳体的内壁直接设置上述加热器使得在上述开闭部动作中也可以防止挡板结冰的提案,这种场合,由于不能产生由上述开闭部的动作引起的干涉,因而就产生了上述调节装置整体的尺寸必须变大的问题。
特别是最近,如专利文献1所示,提供了一种调节装置,其在一对辊上设置形成有通过孔的挡板,通过任一个辊的驱动使上述挡板的连通孔与上述通过孔一致,或者使上述挡板的其他部位堵住上述通过孔。
这样的技术由于不是使挡板旋转的结构,因而具有可以使调节装置整体的厚度最小化,可以保证安装空间的优点,但是上述挡板是由挠性的材料构成的,因此存在的问题是,不仅更容易产生结冰,而且为了确保上述安装空间,必须进一步设置加热器。
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特许第10-2006-01224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新的用于冷藏库的调节装置,其可以使全体调节装置的厚度最小化、调节装置免受高热损伤、顺畅地防止结冰、稳定地防止冷气的漏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用于冷藏库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部,在上侧及下侧设有形成设置空间的一对腔室,在上述两腔室之间的部位形成有冷气通过的通过孔;一对辊,分别设置在上述各腔室的内部;驱动部,驱动上述两辊中的至少任一个辊;开闭膜,在其面上形成连通孔,而且两端部分别固定在上述两辊上,通过上述驱动部的驱动进行动作,以被任一个辊选择性地缠绕,使上述通过孔锁闭或者选择性地使上述连通孔与上述通过孔一致;加热器部,设置在上述壳体部的至少任一个外侧面上。
在此,在上述壳体部的各部位中形成上述通过孔的部位,以向着上述壳体部的内侧弯曲的状态形成有支撑上述开闭膜移动的曲面部。
此外,上述壳体部包括:内部壳体,在其上侧及下侧分别形成有上述腔室;外部壳体,结合到上述内部壳体的前面,并且其中央部位 与内部壳体的前面隔离以使上述开闭膜能够流动。
此时,上述内部壳体的腔室被形成以包围除上述辊的前方侧以外的其他部位,上述腔室的前方侧被形成以通过上述外部壳体与外部环境封闭。
同时,上述壳体部的通过孔具有:第一通过孔,形成于作为上述内部壳体的两腔室之间部位的中央侧部位上;第二通过孔,与上述第一通过孔相对应形成于上述外部壳体的中央侧部位上。
此外,在上述内部壳体的各部位中形成上述第一通过孔的部位,形成有通向其中央朝着后方侧弯曲的第一曲面部,
在上述外部壳体的各部位中形成上述第二通过孔的部位,形成有与上述第一曲面部对应的第二曲面部。
此外,上述加热器部设置在上述内部壳体各周面中上述内部壳体的底面上,在上述内部壳体的底面上贯通形成有至少一个以上的第一热气供给孔,以将上述加热器部发热所产生的热气提供到上述腔室内。
此外,上述加热器部沿着上述外部壳体的前面中上述第二通过孔的周边设置,在上述外部壳体的前面中设置有上述加热器部的部位,贯通形成有至少一个以上的第二热气供给孔,以将上述加热器部发热所产生的热气提供到上述内部壳体的各腔室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拉斯泰克株式会社,未经普拉斯泰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84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