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柿子生产燃料乙醇综合技术与工艺流程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108032.3 申请日: 2007-05-10
公开(公告)号: CN101302539A 公开(公告)日: 2008-11-12
发明(设计)人: 杨祖文;金春;鲁洪 申请(专利权)人: 杨祖文;金春;鲁洪
主分类号: C12P7/06 分类号: C12P7/06;C12G3/02;C10L1/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50004贵州省贵阳***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柿子 生产 燃料 乙醇 综合 技术 工艺流程
【说明书】:

1、技术领域

世界面临能源危机,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近年运用生物柴油及无水酒 精来代替石油作为动力燃料。生产无水酒精的原料主要有谷物原料(玉米、小 麦、大麦、高梁、大米等);薯类原料(如甘薯、木薯、马铃薯等);糖质原料 (如甘蔗、甜菜、糖蜜等);纤维原料(如秸秆、甘蔗渣等)这些原料成本高, 而且与人争粮,近年南美国家就因美国等用玉米生产无水酒精造成粮价上涨超 过百分之五十,许多国家指责美国等发达国家“喂饱汽车饿死人“。能源危机 是矛盾,可人车争能源(食品)又是矛盾,这个矛盾怎样解决,我们能找到生 产无水酒精优于上述原料的又一种原料吗?

2、技术背景

2.1柿子被称为木本粮食、“铁杆庄稼”,笔者从党政机关到贵州农村扶贫,近 十多年来一直从事柿子的研究开发,从国内外引来130多个品种,经筛选和培 养出了二代脱毒苗,并针对贵州喀斯特石山地先后研究出了“爆破植树法”、“果 树二次复接强矮化技术”、“果树三次截干瘦身高密植优产法”、“移动滴灌袋” 等,把柿子种到不长庄稼的喀斯特石山地上,而且能高产、稳产、使每千克柿 子的生产成本不超过0.2元人民币,解决了原料的低成本问题。(见附图3) 2.2柿子多了怎么办,农民如何靠柿子致富,柿子的终端产业链怎么形成?我 们通过用生产果酒的改革工艺生产出了柿子酒,作为食用酒仍然市场有限,而 引发出了用柿子生产无水酒精作为生活燃料、动力燃料的设备与科技攻关。

3、发明内容

3.1三级生产法

(1)农民粗加工(可食用的36-50°柿白兰地酒)

农户利用荒山、坡地、房前屋后、田头地脚种植柿子,由农户对自己所种柿 子烤制成可食用果酒(含酒精36-50°不等)就地把工厂化加工的原料运储, 废料处理等难题和高成本,由农户化解为饲料、肥料就地消化,形成循环经济。

(2)村镇细加工(民用生活燃料)

形成规模后,由国家扶持大户式村镇办二级脱水细加工,把农户加工的粗酒, 脱水处理达到酒精度80左右,即可作为生活燃料(酒精炉、灯、灶)使用应市。

(3)企业精加工

在县、市把村镇加工成的二级产品再进行精细脱水处理,使酒精含量达到动 力燃料标准就地应市。

这是一种以科学发展观优选法为理念“扬长避短”把固定资产设备投资大幅 降低、以“富农为本”的低成本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户为基础形成无限 大产业的生产办法。

3.2柿子发酵专用微生物菌种

生产燃料乙醇所消耗的能量大于产出乙醇的能量,是国际上多年尚未攻克的 难题。

用柿子生产燃料乙醇在原料成本大幅降低的同时,还需要提高发酵出酒率, 因而发酵微生物菌种筛选培育是一项关键技术。此项技术的开发无止境。目前 我们仅通过从十多种大曲酒曲中对柿子的发酵较好的菌种进行二次培养扩繁, 使柿子的酒精度达到了1.3糖度比1的酒精度,而具有了商业生产价值。但此 项工作无止境,许多新发酵菌种有待进一步研发。

3.3农户自烤酒发酵池与蒸酒设备

(1)发酵池见附图1(1、粉碎打浆2、拌料场3、圆形发酵池4、杠杆手工搅拌器5、出 料口6、连接烤酒房7、库房)

(2)传统烤酒,锅、蒸分离,现改为合二而一,既节省能耗又增快了出酒速度(见 附图2:1、灶2、发酵液蒸馏3、水封槽4、顶盖5、含酒气引管6、水冷却器7、盛酒器)

(3)村级细加工设备正在研制,其将比现用的规范设备投入少三倍多。(另行申 请专利)

(4)精加工设备,由于用的已是含酒精80°左右的高度酒精,可将目前最先进的 四塔提纯,变为一塔脱水提纯。而且少了废料处理,同吨级规模生产厂,占地 面积仅是全工艺流程生产线占地的二十分之一左右,投资不到十分之一。

4、实施办法(农户粗制柿酒生产工艺)

4.1采用液体发酵

4.2原料处理

(1)鲜果直接打浆,发酵;

(2)鲜果切片烘(晒)干储藏,用时粉碎调浆发酵;

4.3发酵液过滤(渣榨干);

4.4过滤好的发酵液直接上锅蒸馏出酒,渣直接与其它饲料混合投喂;

4.5出的酒测度,可当饮料酒,也可售二级提纯站加工;

(二级细加工三级精加工工艺略)

5、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祖文;金春;鲁洪,未经杨祖文;金春;鲁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80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