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车的电装品配置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07949.1 | 申请日: | 200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6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圣贤;彭正志;李子斌;梁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K19/40 | 分类号: | B62K19/40;B62J6/00;B62J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允方;刘国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电装品 配置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装品配置构造,特别是关于使用于机车的电装品配置构造。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各种车辆上配置电装品的方式,大多为采用个别分离配置的方式,将各种电装品个别地分离配置在车辆各处,如图7的现有技术的机车电装品配置构造图所示。然而如此的利用个别焊接件锁固整流器301、方向灯继电器302、电子点火控制单元303、喇叭304等于车辆上的技术,存在了下列种种缺点。首先,在开发设计时需要对个别焊接件及电装品加以个别检讨,因此耗费开发时间。又,部分电装品是藉由树脂件包覆保护后再锁固于车体上,为了保护电装品,因此必须另行对树脂件做强度上的设计。此外,各电装品组装至车体时无法在次生产线上组装,而仅能在主要组装线上依序进行组装,因此会造成组装工时的增加,且由于是将各电装品分散在车身各处加以安装,因此组装的范围大,造成组装及整备较费事。
由于上述电装品利用个别焊接件锁固于车辆的技术中有种种缺点存在,因此出现了能将若干个电装品集中配置的现有技术。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68851号的现有技术中揭示了一种可安装电装品的一体化电装品安装部,其是将其它的电装品安装到与收容电压控制用调节器且形成有散热片的盒子上一体形成的电装品安装部。但由于其是设置于座垫下方,因此散热性差,需要另行设置散热片,另外,由于其安装部呈板状,其它的电装品是露出于安装部外,无保护电装品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发明人针对上述机车的电装品配置构造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加以致力研发,而提出的一崭新的解决方案。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的电装品配置构造,其可以将机车电装品整合于同一支架上,利用此支架直接锁固于车辆上,可简化组装流程及提升整备效率,减少相关零件锁固结构设计,降低模具新开或车辆维修的时间与费用,同时并能有效地保护所收容的电装品。
具体而言,本发明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使用于机车的电装品配置构造,其特征为:具备一电装品支架,其上适合整合配置多个电装品,上述支架上形成有多个锁固部,可个别锁固所需的电装品于上述的锁固部;上述电装品支架上设置有固定件,藉由上述固定件而将上述电装品支架固定在上述机车的头管上。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构成,将机车电装品整合地锁固设置于同一支架上且安装于机车前方的头管上。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构成,即可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安装位置分散,以致设计开发耗时、必须另行做强度上的设计、组装工时增加、或散热性差等种种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2的发明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基础上的电装品配置构造,其中上述电装品支架构成为封闭的构造。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构成,将电装品支架构成为一个封闭构造,藉此可以增强电装品支架的强度,使电装品支架不易变形,并可保护锁固于其内部的电装品支架,避免外来碰撞等而可减少电装品损害。
本发明技术方案3的发明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基础上的电装品配置构造,其中更包括有中支架,上述中支架形成为侧视时朝向机车前方凸出的立体构造。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构成,藉由将中支架形成为侧视时朝向机车前方凸出的立体构造,即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非利用支架一体化电装品安装部保护性差,在发生碰撞时电装品容易损坏的问题。上述中支架所构成的立体构造,不仅具有在碰撞时保护电装品支架上固定的电装品的功效,并也可以增强主支架的强度。
本发明技术方案4的发明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基础上的电装品配置构造,其中更设置有连接部,藉此以将上述电装品支架与上述机车前部的防撞杆接合。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构成,藉由设置连接部而将电装品支架与机车前部的防撞杆接合,可以将本发明的电装品支架与机车前部的防撞杆形成一个整体,不仅可增加整体的强度,亦可利用机车的防撞杆提供对电装品支架以及固定于其上的电装品进一步防护。
本发明技术方案5的发明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基础上的电装品配置构造,其中更设置有连接部,藉此以将上述电装品支架、上述机车前部的外壳与上述机车前部的防撞杆一起接合。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构成,一方面可以方便固定机车的外壳,使机车的外壳在其上方无需另外的固定构件而简化机车的结构,降低机车制造及组装的成本;另一方面,将上述机车前部的外壳、防撞杆与电装品支架构成一个整体,可进一步提高车辆刚性。
本发明技术方案6的发明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1至5的任一发明的基础上的电装品配置构造,其中可构成为具有主支架、左支架及右支架;上述左支架固定于上述主支架的左侧,上述右支架固定于上述主支架的右侧,且在上述左支架及上述右支架上设置上述多个锁固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未经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79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