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炭紫砂珠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07240.1 | 申请日: | 200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1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饶喜钊;饶梓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饶喜钊 |
主分类号: | C04B33/13 | 分类号: | C04B33/13;C04B33/02;C04B3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1021广东省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砂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炭紫砂珠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竹炭紫砂文化艺术是集紫砂工艺创作、开发、交流于一体,采用竹炭紫砂配制泥料而制成的小型工艺品,其具有精纯的材质,如竹炭紫砂珠在不同泥料调配和不同燃烧温度的情况下,可呈现出它的自然颜色,并且其色彩变化奇妙、丰富多彩,质朴浑厚,能达到良好的吸附性与透气性,可作为念珠、挂珠。竹炭是用一种已生长5年以上的高山毛竹为原料,经过高达1000℃以上的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炭;竹炭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它的密度高、比重大、孔隙极多,为多孔质的天然有机素材,特别是利用竹炭的吸附、透气、释放负离子、产生远红外线的效果,并且具有消臭、防湿、消除有害异味、净化空气与水质、吸湿,与人类接触还可促进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消除疲劳。紫砂泥料来源于一种叫做甲泥的矿物,经过筛选、淘洗、适当添加辅助材料等工序后,可用来制成珠,或可以盆、碗、盘等形式的餐具和杯子等形式的茶具、酒具,以及项链吊坠形式的小饰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竹炭紫砂珠的制作方法,利用竹炭和紫砂泥料为原料烧制而成,提供一种外观美观、吸附性与透气性好、具有基本保健效果的紫砂珠。
本发明所述的竹炭紫砂珠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30%百分比的1000℃~1180℃烧制成的竹炭粉、80%-60%百分比的紫砂泥料、10%百分比的原矿土混合,原矿土可以是大红泥、本山泥、磺泥、白泥等;
2)把上述三种原料混合的泥料经过手工方式进行多次拍打,使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为止,再用钢模定型,包括穿孔;在珠未干之前,使用明针出光,经过数天后可使珠的水分慢慢蒸发直至干透;
3)在自然干透之后,即可进行烧制,温度大约在1080-1150℃左右,如果加入的竹炭粉的成分比例多,则烧制温度低,反之则要高。所烧制成形的产品还可以是盆、碗、盘形式的餐具或杯子形式的茶具、酒具,以及项链吊坠形式的小饰品。
本发明所述的竹炭紫砂珠的制作方法的有益效果为:采用紫砂泥料制成的珠,质地好、可持久保存;制作原料中含有竹炭,因此具有吸湿、除异味、净化空气、释放远红外线的特点,可促进血液循环,有益于人体健康,达到基本的保健效果;具有良好的吸附性与透气性,同时竹炭紫砂珠在高温烧成后呈现出各种美丽的色彩,具有较强的新颖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的竹炭紫砂珠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百分比的1180℃烧制成的竹炭粉、80%百分比紫砂泥料、10%百分比原矿土混合,原矿土可以是大红泥、本山泥、磺泥、白泥等;
2)把上述三种原料混合的泥料经过手工方式进行多次拍打,使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为止,再用钢模定型,包括穿孔;在珠未干之前,使用明针(一般为牛角专用工具)出光,使珠的表面泥料密度增强,反复进行多次的出光使珠的表面光亮,经过数天后可使珠的水分慢慢蒸发直至干透;
3)在自然干透之后,即可进行烧制,温度大约在1150℃左右;由于在烧制过程中,竹炭能够自然释放出本身的热能,则可根据器型的厚度,在原有的烧制温度基础上降低15℃—20℃,目的是为了防止温度过高而使产品瓷化,失去竹炭紫砂珠透气的优点。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述的竹炭紫砂珠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30%百分比的1180℃烧制成的竹炭粉、60%百分比紫砂泥料、10%百分比原矿土混合,原矿土可以是大红泥、本山泥、磺泥、白泥等;
2)把上述三种原料混合的泥料经过手工方式进行多次拍打,使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为止,再用钢模定型,包括穿孔;在珠未干之前,使用明针(一般为牛角专用工具)出光,使珠的表面泥料密度增强,反复进行多次的出光使珠的表面光亮,经过数天后可使珠的水分慢慢蒸发直至干透;
3)在自然干透之后,即可进行烧制,温度大约在1080℃左右;由于在烧制过程中,竹炭能够自然释放出本身的热能,则可根据器型的厚度,在原有的烧制温度基础上降低15℃—20℃,目的是为了防止温度过高而使产品瓷化,失去竹炭紫砂珠透气的优点。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述的竹炭紫砂珠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20%百分比的1180℃烧制成的竹炭粉、70%百分比紫砂泥料、10%百分比原矿土混合,原矿土可以是大红泥、本山泥、磺泥、白泥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饶喜钊,未经饶喜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72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