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田作物病虫害智能预警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07214.9 | 申请日: | 2007-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2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淼;张建;徐大庆;骆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4Q7/20 | 分类号: | H04Q7/20;H04L12/54;G06F17/3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赵晓薇 |
| 地址: | 230031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大田作物 病虫害 智能 预警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系统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涉及传感器网络、GSM无线通讯、智能计算、软件、数据库、Internet网络等技术的大田作物病虫害智能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农田病虫害监测预警过程有五个环节组成:“监测数据采集→监测数据传输→监测数据处理→灾害预警分析→测报信息发布”。
针对这五个环节,已有多个相关发明专利申请,但这些相关发明由于适用范围窄、难以扩展、产品成本高等原因,在无人值守的多作物大田进行大规模应用存在较大问题,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中国农业大学沈佐锐于2003年5月15日申请了名为“温室生态健康的智能监控系统”的发明专利,该专利申请于2003年12月24日公开,申请号为03131063.X。该发明公开了一个温室生态健康的智能监控系统,包括测量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各参数的传感器及监视作物病虫害图像获取处理器,温室内各参数测量依照计算机的程序,经历三个子系统处理,它们是:
1)在单片机控制下,进行各参数的实时采集、显示、保存,此为“电子眼”监测子系统;
2)将采集的数据传给由单片机组成的作物专家系统知识库,进行数据分析,与设定的所需数据进行比较、保存,以及对作物病虫害做出防治建议,此为“电子脑”智能子系统。
3)数据比较之后,根据温度、湿度、光照超出作物的适宜生长范围或达到作物常发病虫害适发条件范围、或病虫害超过防治指标,即以手机短信的方式及时通知用户,此为“电子嘴”呼叫子系统。
该温室生态健康的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对节能型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内的温、湿度,光照及作物病虫害进行自动监测,当作物的生态健康遇到危机时可及时呼叫,提醒用户采取措施。
该发明确实完成了病虫害监测预警的五个环节。但该发明是针对温室大棚设计的,无法远距离监控大田环境数据,只适于单用户、单作物、单专家系统,其中的“电子脑”子系统是通过将环境数据与专家设定的所需数据进行比较得出病虫害等级及防治结论的,即通过一系列的判断得出结论,对专家知识的依赖性强,无法处理多种作物大田的多种病虫害情况,对各地的病虫害历史数据利用率低,可扩展性不强。
深圳市宝安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于2004年2月24日申请了名为“远程无线作物信息反馈和可控环境农业智能化系统”的发明专利,该专利申请于2005年1月5日公开,申请号为200410004716.5。该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程无线作物信息反馈和可控环境农业智能化系统,包括变频同步灌溉施肥机,特征是还包括气候与灌溉控制操作系统、生理诊断监测系统、可编程序控制器和计算机。该发明还包括作物生长情况及环境情况数据库系统、黄瓜栽培专家控制与咨询系统、内置防雷系统和故障监测与警报系统。该发明能对温室内的作物的生长环境、自身生长状况、施肥灌溉和病虫害的诊断防治均能进行监测、控制、诊断,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操作。该发明具有设计先进、诊断准确、决策科学、智能化程序高、可控性好、实践性强、功能强大、稳定可靠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大田节水灌溉、农业设施栽培和温室无土栽培系统。
该发明的目的在于复杂的作物环境监测及对农业设施的智能控制调节农作物环境,是服务于精准农业的高成本智能化系统,无法对于大田进行规模化应用。在病虫害诊断防治方面只针对温室内的作物提供有限的诊断功能,并未建立完整的预警系统。对于大田,该发明只提供节水灌溉等功能,并未提到病虫害预警,也不具有对多种作物及病虫害的可扩展性。
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于2003年11月14日申请了名为一种用于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及农药处方生成装置的发明专利,该专利申请于2004年11月10日公开,申请号为200310106307.1。该发明使用摄像机和农药检测仪对农作物进行实时监测,结合计算机内的相关数据库、模式识别程序进行知识推理智能决策,生成病虫害防治处方。
该发明主要利用摄像机及农药检测仪进行实时监测,利用实时数据与数据库进行病虫害监测与诊断。该发明未用到温湿光传感器,没有远程传输环境数据及预警信息的设备,没有提供农技人员上传多种作物病虫害数据的能力,所以不适于无人值守多种作物大田的病虫害自动预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72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掩膜打印的金属布线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封装构造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