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用排气后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07086.8 | 申请日: | 200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4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马库斯·韦尔尼;西格弗里德·弗尔纳;鲁道夫·布曼;Dr.赖纳·莱嫩 | 申请(专利权)人: | J.埃贝斯佩歇合资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10 | 分类号: | F01N3/10;F01N7/00;F01N3/021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德国埃斯林根7***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排气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特别是机动车内燃机用的排气后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法)指一种选择性化学反应,其中并不是 排气的所有排气组分都被还原,而是仅还原了氮氧化物。在汽车工程中, 该方法正越来越多的被用于具有柴油发动机的卡车和商务车中,从而减 少了污染物的排放程度,使它们符合Eu4标准。还原所需的氨并不是直 接地进行添加,例如纯相形式,而是以含水的尿素溶液形式加入,将该 溶液注入到排气管路中,在此它通过水解反应触发尿素水溶液分解成氨 和水。SCR法的优点是从排气中除去灰粒和氮氧化物,因此减少了排放。 前述方法的缺点特别在于尿素与待清洁排气的混合通常不充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上述定义类型的排气后处理装置的改 进实施方案,其特征特别在于改善了还原剂和待清洁排气的混合。
根据本发明,这一问题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得以解决。优选实 施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本发明基于的总体思想是,在排气后处理装置内,重复地偏转待清 洁的排气流,由此使排气和所添加尿素极好的、充分的混合。该排气后 处理装置具有一壳体,其带有通往混合室并伸入到该壳体的管,该混合 室为罐形,并翻转越过排气管的排出口,使进入的排气的流向反转,并 使该排气在排气管的外部径向上向后偏转。该罐形混合室的开口端通往 优选设计为气密性的收集室,并因此毫无损耗地将排气供入到下游的 SCR催化转化器中。本发明的排气后处理装置的优点在于排气流的回流 包含总的360°,从而使待清洁的排气与一开始加入到排气后处理装置中 的尿素和/或氨极好的、充分的混合。该极好的、充分的混合随后使得氮 氧化物基本上完全还原。
排气管优选在其排出口区域内具有一穿孔壁。与未穿孔的排气管相 比,这种穿孔壁会形成更大的涡流,该涡流能改善尿素和/或还原剂与待 清洁排气的混合。
在本发明方法的优选实施方案中,至少将一个以下的导流部件:穿 孔板、自旋部件、螺旋部件,设置在混合室和收集空间之间。此处所列 的全部部件都产生排气流的偏转从而增强对该排气的混合。很明显,在 本发明的排气后处理装置中,上述部件可单独地加以使用,或者彼此以 任意的组合加以使用。
在本发明方法的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将一吸声空间设置在SCR催 化转化器的下游。在SCR催化转化器中催化反应之后,即氮氧化物还原 以后,将排气流传送到吸声室中,在此通过例如室中合适的衬里吸收声 音从而减少了噪音。因此,排气后处理装置不仅达到了清洁排气的目的, 而且同时实现了消声器的功能,以致获得特别紧凑的设计。
并且优选将NOx传感器安装在下游的SCR催化转化器上。这种NOx传感器测量从SCR催化转化器中排出的排气中的NOx,并将该值传送到 分析装置,该装置对所检测的值和设定的给定值进行比较。另外,可想 得到的是,根据所测量的实际值与规定的设定值之间的偏移量,可调节 尿素的添加以及由此的还原过程。
本发明的其它重要特征和优点来自从属权利要求,附图和基于附图 的各自的附图说明。
不言而喻的是上述特征和下文还将阐述的那些特征在不超出本发明 的范围内,不仅可以以给定的特殊结合方式使用,而且可以以其它结合 方式或者单独地使用。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优选示例性实施方案描述于附图中并且在以下阐述中详细 进行说明,此中涉及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相同、类似或同一功能的部件。
示意图中:
图1显示了排气管区域内排气后处理装置的纵截面图。
图2显示了与图1中的相类似,但具有一不同排气管的图。
图3显示了与图2中的相类似,但具有一不同排气管的图。
图4显示了与图3中的相类似,但具有一个一端密封的排气管的图。
图5显示了与图4中的相类似,但具有在排出口区域内进行穿孔的 排气管壁的图。
图6显示了与图5中的相类似,但具有一个一端开口的排气管的图。
图7显示了具有文丘里喷嘴(Venturi nozzle)的排气管的纵截面图。
图8显示了与图2中相类似,但具有若干SCR催化转化器的排气后 处理装置的纵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J.埃贝斯佩歇合资公司,未经J.埃贝斯佩歇合资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70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