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翅片管式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06705.1 | 申请日: | 2007-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5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楚人震;张守信;张立智;姚启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30 | 分类号: | F28F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占梅 |
地址: | 266101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翅片管式 热交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特别是一种低成本、高热交换效率的空调翅片管式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用的翅片管式热交换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是由多个U型弯管1和多个平行套设于U型弯管1上的翅片2所构成。所用散热片的规格主要有两种:
(一)φ7*13.3,所用铜管直径小,成本低,由于翅片宽度窄,散热面积小,换热效果差,难以满足市场上对空调能效,特别是欧洲、澳洲等地区日益提高能效比的要求。
(二)φ9.52*21.65,所用铜管直径大,翅片面积也大,虽然换热效果好,但成本高,在激烈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不能满足用户对空调器性价比的要求。
提高空调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和降低热交换器成本是当前空调器行业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研究方向主要是:
1、用减小铜管直径来降低成本,用小直径铜管代替大直径铜管可显著降低成本,若直径减小到二分之一,则重量可减小为四分之一,紫铜的价格较高每公斤约80元,若用φ7的铜管代替φ9.52的铜管,其重量可减小二分之一,相应材料费用减小一半,问题在于提高热交换效率。
2、用改进翅片结构来提高热交换效率,其中包括:(1)增加翅片数量,即间小翅片之间的距离;翅片间距的不可能减小太多,间距太小会增大对气流的阻力,从而需要功率更大的风机来提供所需通过翅片的气流流量;(2)增大翅片尺寸;和(3)改变表面形状,主要是在翅片上冲制出多个垂直空气流方向的具有裂隙的凸起,意在增加翅片表面对气流的阻力,形成湍流,提高热交换效率。但是如果阻力太大将造成从换热器出来的风力减弱,需要加大风机的功率,并使噪声加大。因此,翅片上所冲制的具有裂隙的凸起的形状、尺寸、位置对翅片管式热交换器的散热效果、噪声均有影响。
申请号200510059111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效率小管径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其结构如图2、3所示,包括:多个以预定的间隔排列的冷却翅片200,每一冷却翅片200具有形成在其表面上并且排列在至少一个或多个层上的多个连接孔210,以及在冷却翅片200的一表面上、设置于形成在每一层上的连接孔之间的空间处的若干狭缝220;每一狭缝具有一突出段220a,突出段有相对于气流方向开口的开口部分,以及一对直立段220b,形成在突出段的两侧,用于引导气流的方向,各狭缝的突出段从每一冷却翅片的表面沿同一方向突出,各狭缝五行为一组,其中五行狭缝中的、沿气流方向的第一和第五行狭缝被分成三个单元狭缝221a、221b、221c,而第二和第四行的狭缝分别为二个单元狭缝222a、222b,第三行为一独立段狭缝223;以及
多根散热管,分别穿过每一冷却翅片的连接孔210并与连接孔连接,每一散热管具有5-6mm或更小的直径,并允许冷却剂在其中流动,其中形成在冷却翅片一层上的一连接孔的中心与形成在冷却翅片另一层上的另一连接孔的中心之间的距离是P2=10-11mm。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对图示结构的冷却翅片进一步作了如下说明:
在每一冷却翅片200的相同层上以并排排列的两个连接孔的中心之间的距离(P1)大约是19mm一20mm(见图2)。而且,形成在每一冷却翅片200的上层的一连接孔中心与形成在每一冷却翅片200的下层的另一连接孔的中心之间的距离(P2)大约是10mm—1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未经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67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涡流缓速器用功率开关器件的过压保护电路
- 下一篇:模块化单床离子交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