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RFID标签读取系统以及RFID标签读取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06699.X | 申请日: | 2007-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9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 发明(设计)人: | 坂间功;芦泽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H01Q25/00 | 分类号: | H01Q25/00;H04B5/00;G06K7/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以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rfid 标签 读取 系统 以及 方法 | ||
1.一种RFID标签读取系统,从当以电磁波的形式接收到询问波时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含有规定数据的应答波的RFID标签中读取所述规定数据,其特征在于,具备:
读取装置,用高频电流输出所述询问波,并且当用高频电流输入所述应答波时,将其解调,读取所述数据;和
天线系统,包括当接收到所述电磁波时输出所述高频电流、当输入所述高频电流时发射所述电磁波的第1至第3天线,其中
利用第1供电线将所述第1天线与所述读取装置连接;
将所述第2天线配置成其发射方向与所述第1天线的发射方向正对;
利用第2供电线将所述第3天线与所述第2天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标签读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系统还包括当接收到所述电磁波时输出所述高频电流、当输入所述高频电流时发射所述电磁波的第4天线;
将所述第4天线配置成其发射方向与所述第3天线的发射方向正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RFID标签读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利用第3供电线将所述第4天线与另外的天线系统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RFID标签读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4天线利用具有与该第4天线的特性阻抗相同的电阻值的电阻器进行端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RFID标签读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4天线的输入输出端被终端开路或终端短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标签读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天线的发射方向和所述第3天线的发射方向平行并且相反。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RFID标签读取系统,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第1天线和所述第2天线发送接收的电磁波的极化面或旋转方向相同;
由所述第3天线和所述第4天线发送接收的电磁波的极化面或旋转方向相同。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RFID标签读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改变由所述第1天线以及所述第2天线发送接收的电磁波的相位而使其定向性变强的第1引向器、和改变由所述第3天线以及所述第4天线发送接收的电磁波的相位而使其定向性变强的第2引向器中的某一个。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RFID标签读取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1天线以及所述第2天线发送接收的电磁波的极化面或旋转方向,和由所述第3天线以及所述第4天线发送接收的电磁波的极化面或旋转方向不同。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RFID标签读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天线与所述第2天线之间的第1距离,和所述第3天线与所述第4天线之间的第2距离不同。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标签读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3天线配置成其发射方向横穿由所述第1天线以及所述第2天线发送接收的电磁波。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RFID标签读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至第4天线中的某一个是单一定向性的天线。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RFID标签读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至第4天线中的某一个是嵌入式天线、八木·宇田天线、端射式螺旋天线、抛物面天线、隙缝天线、或电磁透镜。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RFID标签读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至第4天线中的某一个是环形天线、侧射式螺旋天线、偶极天线、折叠偶极天线、或套筒天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669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体储存和分配装置
- 下一篇:具有话音到文本转换的无线通信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