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接触输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06530.4 | 申请日: | 200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1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永井茂和;齐藤昭男;染谷雅彦;斋藤优;吉田幸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SMC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5J15/00 | 分类号: | B25J15/00;B65G49/06;B65G49/07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范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输送 装置 | ||
1.一种非接触输送装置,包括:
顶板(14、102),该顶板有空气供给部分(12、134)和流动通道(26、114),该流动通道(26、114)允许空气流过,其中,所述空气通过所述空气供给部分(12、134)而供给;
底板(18、104),该底板与所述顶板(14、102)连接,并有用于排出所述空气的多个出口孔(16);以及
引导机构,该引导机构布置在所述顶板(14、102)和所述底板(18、104)之间,并与所述流动通道(26、114)和所述出口孔(16)连通,其中,所述引导机构相对于所述顶板(14、102)和所述底板(18、104)沿径向向外引导所述空气,从而由于所述空气的流动作用而产生负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输送装置,其中:所述引导机构包括中间板(22、106),该中间板(22、106)置于所述顶板(14、102)和所述底板(18、104)之间,所述引导机构有多个引导通道(20),这些引导通道(20)以径向形式从所述中间板(22、106)的中心沿径向向外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输送装置,其中:所述引导通道(20)的、布置在所述中间板(22、106)的中心侧的一端与所述流动通道(26)连通,而布置在所述中间板(22、106)的径向外侧的另一端与所述出口孔(16)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接触输送装置,其中:所述引导通道(20)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流动通道(26、114)的截面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接触输送装置,其中:多个所述中间板(22)布置在所述顶板(14、102)和所述底板(18、104)之间,在所述多个所述中间板(22、106)中的所述引导通道(20)分别有不同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输送装置,其中:所述出口孔(16)包括锥形部分(58),该锥形部分(58)的直径沿离开所述顶板(14、102)的所述流动通道(26、114)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空气沿所述锥形部分(58)流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接触输送装置,其中:所述出口孔(16)在所述底板(18、104)上相互分开预定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输送装置,其中:所述引导机构布置在所述顶板(14、102)的、与所述底板(18、104)相对的侧表面上,或者布置在所述底板(18、104)的、与所述顶板(14、102)相对的侧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输送装置,其中:所述顶板(14、102)和所述底板(18、104)通过连接螺栓(24)而相互连接成一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输送装置,其中:所述顶板(14、102)和所述底板(18、104)通过扩散连接而相互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接触输送装置,其中:所述顶板(14、102)、所述底板(18、104)和所述中间板(22、106)通过扩散连接而相互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接触输送装置,其中:所述顶板(102)、所述底板(104)和所述中间板(106)分别有椭圆形截面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MC株式会社,未经SMC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653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板表面处理装置
- 下一篇:光学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及信息再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