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A接口IP化的方法、设备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05889.X | 申请日: | 2007-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6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 发明(设计)人: | 罗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Q7/20 | 分类号: | H04Q7/20;H04B1/707;H04L12/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立明 |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代 移动 通信 系统 实现 接口 ip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 A接口IP化的实现技术。
背景技术
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GSM系统中,BTS (基站)和BSC(其站控制器)统称为基站子系统BSS。BTC和BSC之间接 口称为Abis接口,BSS和MSC(移动交换中心)之间的接口称为A接口。
目前,如图2所示,Abis接口和A接口都采用TDM(时分复用)传输技 术,所述的Abis接口采用TRAU(速率适配单元)协议帧来传输GSM语音和 数据报文,每个TRAU通道占有16K带宽,采用的语音编码格式为HR(半速 率)、FR(全速率)或EFR(增强全速率)语音编码方式;所述的A接口则 采用G.711方式传输语音和数据报文。
在GSM系统的核心网侧,采用了承载控制分离的传输方式,在该方式 下:所有的信令控制部分均由MSC SERVER(移动交换中心服务器),即 MSC负责处理,所有的承载部分由MGW(媒体网关)负责处理。MGW之间 的核心网采用IP传输方式,提高传输效率,节省带宽。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1、BSC需要完成无线侧的HR、FR或EFR的压缩编码到G.711的非压缩 编码的转换处理,既降低了语音质量,又浪费了TC(码交换器)资源;
2、A接口采用G.711编码,每路呼叫需要占有64Kbps的带宽,造成BSS (基站子系统)到核心网的传输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A接口IP化的方 法、设备及系统,以提高GSM系统等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中语音传输的质 量,并可以节省TC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二代无线通信网络中实现A接口IP化的方 法,用于实现基站控制设备与媒体网关间的A接口的IP化处理,包括:
基站控制设备对接收到的无线侧数据去除速率适配单元TRAU封装,获 得压缩语音编码静荷数据;
将所述压缩语音编码静荷数据封装于IP包中,并通过基站控制设备与媒 体网关之间的A接口传递给所述媒体网关。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二代无线通信网络中实现A接口IP化的系 统,用于实现基站控制设备与媒体网关之间的A接口的IP化处理,包括:
基站控制设备,用于对接收到的无线侧数据去除速率适配单元TRAU封 装,获得压缩语音编码静荷,并将所述经过压缩语音编码静荷数据封装于IP 包中后发送;
媒体网关,用于通过基站控制设备与媒体网关之间的A接口获取基站控 制设备发送来的封装于IP包中的压缩语音编码静荷数据,并继续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控制设备,包括:
TRAU终结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无线侧数据去除速率适配单元TRAU封 装,获得的压缩语音编码静荷数据;
数据封装单元,用于将TRAU终结单元处理获得的压缩语音编码静荷数 据封装于IP包中;
第一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数据封装单元封装后的所述IP包发送给 媒体网关。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媒体网关,包括:
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通过A接口传输来的IP包,所述的IP包承载着经 过去除TRAU封装后的压缩语音编码静荷数据;
转换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IP包中的压缩语音编码静荷数据的压缩编码 方式和/或封装方式转换为接收端采用的压缩编码方式和/或封装方式后承载 于IP包中;
第二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编码转换单元转换处理后的IP包。
由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其可以避免在GSM等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侧和核心网进行编解码的转换,从而可以实现全路径 或部分路径的TRFO(免码变换操作),以提高语音质量,节省设备成本。 进一步地,还可以降低传输消耗,提高传输利用率,降低传输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GSM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GSM系统中的A接口传输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A接口IP化后的组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A接口用户面协议栈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58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