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05050.6 | 申请日: | 200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8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辛惠真;郭源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G09G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邵亚丽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发光显示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其中偏压被控制的伪像素的发光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是一种使用发光的有机材料的显示设备,并且图像通过电压驱动或电流驱动以N×M矩阵布置的有机发光单元来显示。有机发光单元也被称作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因为它具有二极管特性,并且具有包括阳极、有机薄膜和阴极层的结构。
传统OLED的显示板在包含多个用于发光的像素的区域的左侧和右侧中包括多个伪像素。选择信号通过伪像素而被发送到发光像素。结果,发送选择信号的扫描线的负载增加。因此,必须防止形成伪像素的晶体管的短路和漏电流。
具体地,扫描线的负载因为被偏压的伪像素而增加,从而导致扫描信号延迟。另外,在伪像素的晶体管和电容器中可能发生绝缘体损坏现象,导致由于漏电流引起的短路。
在该背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背景,因此它可能包含不组成在该国家对现有技术普通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其通过改变伪像素的偏压条件而消除伪像素中的短路和漏电流,从而防止扫描信号延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光显示器包括数据驱动器、扫描驱动器、和显示器。该数据驱动器生成数据信号并将该数据信号分别发送到多条数据线。该扫描驱动器生成第一选择信号并将该第一选择信号分别发送到多条第一扫描线。该显示器包括多条数据线和多条第一扫描线、多个第一像素、第一伪像素组、和第二伪像素组。多个第一像素由数据线和第一扫描线定义。所述第一伪像素组由多个相邻于扫描驱动器提供的伪像素组成。所述第二伪像素组由多个相邻于数据驱动器提供的伪像素组成。第一伪像素组的每个像素电路被提供有第一电源的电压而不是被提供有数据信号和第一选择信号。第二伪像素组的每个像素电路被提供有第一电源的电压而不是被提供有第一选择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第一伪像素组的伪像素包括发光二极管、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和第一电容器。发光二极管发出与被施加到发光二极管的电流相对应的光,并且具有被施加有第一电源的电压的第一端。第一晶体管具有被施加有第一电源的电压的第一电极和控制电极。第二晶体管具有耦接到发光二极管的第二端和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的第二电极,并且被施加有与控制电极和第一电极之间的电压差相对应的电流。第一电容器具有耦接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电极的第一端以及被施加有第一电源的电压的第二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显示器包括多条发光控制线,用于发送控制第一像素的发光启动的发光控制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第一伪像素组的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具有分别耦接在第二晶体管与发光二极管之间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被施加有第一电源的电压的控制电极。第四晶体管具有分别耦接到第一电容器的另一端和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被施加有第一电源的电压的控制电极。所述发光显示器还包括:发光控制驱动器,生成发光控制信号;和在发光控制驱动器与显示器之间的第三伪像素组。所述第三伪像素组的像素电路与第一伪像素组的像素电路相同。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第一伪像素组的像素电路包括第五晶体管和第六晶体管。第五晶体管具有耦接到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的第二电极、以及被施加有第一电源的电压的第一电极和控制电极。第六晶体管具有分别耦接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和控制电极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被施加有第一电源的电压的控制电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第二伪像素组的像素电路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和第一电容器。第一发光二极管发出相应于向其施加的电流的光,并且具有被施加有第一电源的电压的第一端。第一晶体管具有被施加有第一电源的电压的控制电极、第一浮动电极、和耦接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第二端的第二电极。第二晶体管具有相应于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电极和第一电极之间的电压差而生成的电流,并且将该电流发送到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一电容器具有耦接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电极的第一端和浮动第二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第二伪像素组的像素电路包括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具有分别耦接在第二晶体管与发光二极管之间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被施加有第一电源的电压的控制电极。第四晶体管具有第一浮动电极、耦接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电极的第二电极、和被施加有第一电源的电压的控制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SDI株式会社,未经三星SD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50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