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路板固定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04801.2 | 申请日: | 2007-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7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2 | 分类号: | H05K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板 固定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将电路板固定在承载板上的电路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电子产品朝向多功能化的发展趋势,且在服务器及个人电脑相当普及的情形下,单一性的电路板已无法满足人们对电子产品多功能化的需求。所以,除了已有的电路板外,也须额外整合电路板及扩充卡等以提升产品的功能性。同时,在提升电子产品功能时,而电子产品内部结构所需的固定技术相对更趋于复杂。由此可知,如何提供易于拆装的固定机构,以提升生产制造的效率,也是未来所面临的一大课题。
现有电路板固定技术采用定位单元及挡止单元,以扣合方式将电路板固定于服务器或电脑主机等电子产品的承载板上。然而,此种固定技术虽无需使用任何辅助工具来进行拆装作业,方便作业人员在生产时,可快速组装及更换电路板,但其缺点在于需在承载板上设置多个支撑柱,且该承载板也须重新设计开模,而重新开模则额外增加成本,不符合降低成本的要求。
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技术电路板固定机构的第一实施立体图,该电路板固定机构在承载板11上固设多个支撑柱12及一具有弹性的挡止件13,且在电路板14上设有被挡止部141及定位部15。通过支撑柱12与定位部15的扣合,使电路板14定位于承载板11上;该挡止件13的一端设有操作部131及挡止部132,利用该挡止部132抵接于该电路板14的被挡止部141,而将该电路板14固定于承载板11上。
现有电路板固定机构通过定位单元将电路板14定位在承载板11上,该定位单元是由设于该承载板11上的多个支撑柱12、以及设于该电路板14上的多个定位部15所组成。
其中,该支撑柱12固设于该承载板11,具有底柱121、形成于该底柱上方的颈柱122、及形成于该颈柱上方的头柱123。
该定位部15是由套入孔151及连通于该套入孔151的定位孔152所组成,该定位孔152的半径小于该套入孔151的半径。
该头柱123的最大半径略小于该套入孔151的半径,以便穿过该套入孔151;该颈柱122的高度对应于该电路板14的厚度且半径配合该定位孔152的半径,以定位于该定位孔152中;该底柱121则用以支撑承载于该承载板11上的电路板14,并使该承载板11与该电路板14之间保持适当距离。
请参阅图2,其为现有技术电路板固定机构的第二实施立体图,该电路板固定机构与前述现有电路板固定机构(即图1所示)主要差别在于弹性挡止单元的改变,而定位单元则与前述现有电路板固定机构相同,故在此不再加以阐述其详细的组合关系。
该弹性挡止单元的构造包括挡止件23及被卡止部211,其中,该挡止件23是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或塑料材料所制成,以提供弹性变形力,其内侧端固定于承载板21上,外侧端则为活动端设有例如为卡钩的卡止部231,另外在该挡止件23两侧端适当位置,设有朝电路板24方向弹压以挡止该电路板24的挡止部232,且在挡止部232后侧形成有操作部232a,用以承受外力并带动该挡止件23产生弹性变形,该操作部232a与该挡止部232一体成形并形成阶梯状操作面。
该被卡止部211设置于承载板21上,其为贯穿承载板21的穿孔,供上述挡止件23的卡止部231以自由扣止/释放方式与其扣合。
上述现有技术利用定位单元及挡止单元将电路板固定于承载板上,虽然此种技术无需使用任何辅助工具进行拆装电路板,对于组装者进行拆装作业来说相当方便,但需在承载板上增设多个用以定位及支撑的支柱及在电路板上也需增设多个定位孔,而增设此些支柱及孔洞无疑也是增加成本,其结构上并无简化。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降低成本及结构简化的电路板固定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缺点,实为业界亟待克服的课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化的电路板固定机构。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成本的电路板固定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路板固定机构,其包括:承载板,用以固定具有多个第一定位部的电路板,且该承载板设有对应结合于该第一定位部的多个第一固定部及多个第二定位部;以及一固定件,且该固定件设置于该承载板上,设有对应结合于该第一固定部及该第二定位部的第二固定部、向上延伸呈斜面结构的弹性部、及连接该弹性部用于抵住该电路板一侧的挡止部,通过该弹性部带动该挡止部抵住及支撑该电路板的一侧,并限制该电路板的水平及垂直位移,以将该电路板固定于该承载板上。
上述该第一定位部为开口,该第一固定部为开孔,该第二定位部为螺丝或螺钉其中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48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肝胃热邪型牙痛的内服中药
- 下一篇:花生芽榨菜食品